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过一些所思所想。
记得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有个愿望:到三十而立之时,写一部书,记录30年的人生经历和所思所想。
当时这个想法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一是受专业的影响,读中文系的多少都有一种著书立传的情怀,想写书;二是坚信不疑的觉得,三十时应该混得不会太差,可写书。
然而转眼已到三十,中文系的那点情怀已经越来越远,早已没有了想写书的念头。最重要的是,这些年来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发现自己的际遇还并没有太多可言之处。
大多数的生命个体,都是平凡的。唯一感叹到的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它并非如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发展。所以,人也在跟着改变:我们都在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价值观,甚至理想和信念。
纵观人类数千年历史,21世纪无疑将是人类社会变化最快的一个时代。中国用了数十年,就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社会大变更。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革新和应用,更是日新月异的改变着社会方方面面,不断的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七年前,当我还在大学里规划着毕业后出来当一名传统媒体新闻记者时,自媒体时代早已无声无息的拉开序幕。五年前,当我还和同事们在兴致勃勃的讨论如何帮客户代运营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时,抖音和快手已经开创了一个全民刷短视频的时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所有的周密规划,都会因为社会的不断更新而变得无所适从。大多的人,也会被快节奏变化的环境所感染、所改变。 在一个处处、时时都在快节奏发展的社会里,意味着机会越多、诱惑越大。从中投射出来的,正如有人靠颜值和口才在直播带货的热潮中一夜成网红、有人抓住大平台政策的机会或漏洞一夜暴富,或是有人因为网络诈骗、赚快钱一夜倾家荡产。
快,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最突出的特征: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商业形态的快速更替、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
快,是人们当下最强烈的生活体验:总看到有人快速暴富,做事总急于求成,看到机会稍纵即逝,不断在快速学习和了解新事物,不断刷对世界的新认知,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在这样的社会特征和生活体验下,对于一个年至三十的人而言,接下来应该秉承怎样的人生态度和原则,应该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古人所云:三十而立?然而自问:何以而立?我曾经以为,三十岁前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财务自由,对于三十岁的年龄,就是最有成就的”而立“。
事实上,三十岁这个年龄,在事业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少之又少。不管出于自我安慰或者对世事的洞察,古人所说的”三十而立“,这个”立“绝不是事业。
我以为,三十而立,”立“的应该是更底层的东西。我将它归结为:人生底层操作系统,它是影响我们三十岁以后的几十年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东西。
对于一个长可达百岁、短亦及六甲的单个生命体而已,三十岁才只是一个新起点。在我的思考里,三十而立,是指对人生操作系统的建立。
什么是操作系统?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微软的Windows,这些都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操作系统,它们是信息应用技术领域最底层的东西,所有的信息技术应用软件都基于操作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它们的好坏,决定了应用软件的好坏。
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个这样的操作系统,它是最底层的、无形的但极具影响力的。我们的事业、生活、社交、际遇,都是基于此建立和发展。
人生操作系统,具体又是指什么?很多自媒体人或者大咖都给过很多解释,梳理一下,主要就是:格局、价值观、知识阅历、思维模式、信仰、性格等。
我觉得,这是很难去定义和界限的。因为生命系统比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要复杂得多,它是感性和理性复合体。它无法像应用操作系统一样通过编程语言、系统架构、运行规则去理性化运作。
所以,如果要建立基本的人生操作系统,与其定义和界定人生操作系统是什么,不如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衡量和思考三十岁人生操作系统,可以怎么组合和结构,将如何贯通一生,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保持做个理想主义者
三十岁这个年龄,是现实和理想的分水岭。当年满腹激情的年轻小伙开始步入中年大叔的队伍,开始组建家庭、养儿育女,回到生活的柴米油盐。赚钱、养家、糊口,成为这个年龄阶段里最重要的事情,所有的理想主义都要基于这些前提去坚持。如果这些前提的事情没做好,理想主义就会越来越远。
我认同所有的现实生活,它们虽然平淡但可贵:赚钱、养家、糊口,这是生存的基本前提。但并不妨碍我一直倡导理想主义,我觉得理想主义,是不断创造人生惊喜的第一驱动力。
理想主义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人生价值创造的一种渴望。在任何的生活状态下,理想主义者都相信会有更好的生活出现;在任何的人生际遇中,理想主义者都笃信自己会实现更丰富的人生意义。
现实生活,是一种不断把我们人生拉向静止状态的力量。稳定的工作环境、固定的生活方式、静止的人生追求,这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是淡如止水的人生状态的归宿。我不反对这种生活,这是大多数个体生命的轨迹。
但我更欣赏不断在发生改变的人生,正如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敢于冒险、挑战不确定性、持续创造人生的惊喜。
保持做理想主义者,像诗人、像冒险家、像创造者,去绽放生命。这大概是三十岁后,最值得赞赏且可贵的关于生命的诠释方式之一!
人生赛道只有一个对手:自己
如果说人生追求的过程是一场赛跑,那么人生有两种赛道:与别人竟跑的横向赛道和不断跑赢自己的纵向赛道。
在横向赛道上,你永远有跑不赢的对手,也永远有垫底的别人。这个赛道上,充满了不公平性,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的人还没跑就赢了,有的人还没跑也输了。这个赛道并不具有可以比性,因为比赛的规则千变万化,跑,更多只是为了看众。
而真正充满挑战和惊喜的,拥有唯一不变规则和公平性的,是纵向赛道。这个赛道并没有太多观众,对手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只能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每一个今天的自己,都跑赢昨天的自己,你就能赢得每天的精彩。
在这个赛道上,人是孤独的,需要沉住内心,耐住寂寞。但,在这个赛道的规则里,如果把不断奔跑的生命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维度里,你就能跑出精彩的人生。
遵循第一性原理做正确选择
三十岁的人生,必然要减法。人生精力和时间,会变得有限,试错的成本越来越高,试错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决定着我们,三十岁开始,每一项选择都应该从更长远、更深远的双层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出判断和选择。
最近有个热门概念:第一性原理。什么是第一性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事物的“本质结构不变准则”,它是公然存在的天理,是基础性的法则。例如,经典物理学的牛顿的万有引力。
对第一性原理的推崇,是一种人生方法论的选择和应用。第一性原理的核心,是对事物的最全面的最本质的最基础的洞察,并且以此作为判断和选择的基础发出点。
三十岁以后,我们最需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对事物遵循第一性原理的洞察和选择,从而找到正确的事情,为之长期坚持的付出。我通俗归纳,就是当我们选择要去做一件事情时,我们首先要想明白几点:做这个事情的最大结果是什么?它具有哪些最根本的意义?带来哪些彻底的影响?做好这个事情的关键核心是什么?它是否具备多长的可持续性?只有从本质上、从第一性原理去想明白这些问题,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断和选择,才能持续富有激情的坚持做下去。
遵循第一性原理,就是把的事物简单回到最本质最根本的层面,找出那些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做出判断和选择。在此基础上,再去推论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些事情是错的。然后去坚定不移的认定对的事情,并且长期做下去。
三十岁之后,推崇这样的人生方法论,主要在于:做正确的选择,比盲目的努力更为重要。
坚持长期主义,躬耕于价值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最强大的生存本领,不是随机应变适者生存,而是坚持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的第一点,是长远看问题。判断任何一个事物的正确性,越是放在足够长的时间维度里,就越能准确判断它。在一两年验证是正确的事情,把它放到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维度,它就未必是正确的了。相反,一个事情在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维度里是正确的,那么它在一两年的短周期里看,也许未必能看出它的正确性。
长期主义的第二点,是延时获得满足。浮躁的心态,一般是做一件事,通常都渴望能在短期内看到收获,立即获得成就感。推崇长期主义,正是要克制这样的心态。什么是延时满足?简单说就是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于看到具体成效。而是相信当下所作的每个事件、付出的每份努力,都必将在持续创造价值的积累下,变成将来收获。
延时获得满足的对立面,是保持饥饿,让自己始终保持在兴奋的状态,更专注、更有耐心的把事情做好,持续创造价值。
长期主义的第三点,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长期主义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当前所做之事,并且能看见这些事情的发展和未来。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会让我们内心保持对事物的清醒认识,不受外界干扰,是一种无形而有分量的内在驱动力。
长期主义的第四点,是持续创造价值。一件事情有没有意义,值不值得长期投入和坚持,关键在于,这个事情本身是否具有可持续创造价值的要素。如果一个事情,它无法长期创造价值,没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它就无法作为一个长期可坚持的事业,就更谈不上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是苦行僧的修行、是工匠家的专注,更是远大格局者的康庄大道。
以上几点,算是对自己这些年来的总结和思考。今天是三十岁生日,最大的愿望大概就是:坚持做个理想主义者,回到纵向的人生赛道,从遵循第一性原理出发,找到正确的事情,以长期主义者的姿态,踏上新的人生旅途。
写到最后,三十岁如果要给自己一个关键词,我想应该是:三十而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