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生于土炕上,长于黄土中,一抬头,满眼都是莽莽苍苍,干瘪贫瘠的大山。在这北方的黄土高原上,干旱少雨。见过的最多的水,便是家乡下泉那口不足盈丈的池塘,一年中干涸的时日多,有水的时日少。平时洗衣饮马,脏兮兮的。这样的地方,自然开不出高洁的莲花。
可我偏偏喜欢莲花,这大概来自于父亲的影响。父亲爱养花,在院子南边专门建了一个花园,这在缺衣少吃的农村很少见。花园里种着牡丹、芍药、月季、九月菊,一年四季满园芬芳,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不例外。
冬天开莲花,开在父亲手中。
每年正月村里耍秧歌,大家分开糊高灯,花盆,大头和尚,柳翠,狮子。花盆有四个,春牡丹、夏莲花、秋菊花、冬梅花。两户人一个,别人家年年翻着花样,我们家却年年一成不变——莲花。只因父亲会做莲花,和父亲搭伴的,是海军家三叔。
父亲做莲花的手艺,大概来自于爷爷,爷爷会木工。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个木头的花推子,像个“士”字,圆柱形的中间刻着一圈一圈的小沟渠,下面一横是挡板,上面一横是套在圆柱上可以上下滑动的推板。父亲做花瓣很细心,很认真。先把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蜡光纸裁成长方形小纸片。然后将小纸片横向用粗线勒在中间圆柱上,松紧要恰到好处,大松推不出花纹,太紧推不下去。缠紧勒好,一推,取下来,纸上便出现了一条条深深的勒痕。两端用线扎住,一端粘上烟盒里的金铂,一个花瓣便做成了。竹篾子缠上绿纸,将花瓣一瓣一瓣,拼接到顶端,一朵白莲便在父亲长满老茧的糙手中盛开了。荷叶难剪,父亲和三叔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剪几次,剪出来的叶子总是弯弯扭扭,大气不足,小气有余。母亲看不过眼了,夺过来,剪刀在绿油油的纸上拐几个弯,一片阔大圆润的荷叶便剪出了。绿叶衬花,碧绿的叶子更能衬托出莲花的娇艳动人。
父亲有时多做几朵,插在花瓶中,满室生春。连桌子底下那盆冬眠的海棠,探探头,似乎也要冒出红艳的花苞。晚上耍秧歌,那盆粗拙的莲花在飘忽不定影影绰绰的烛光映照下,真像长在水中,袅袅婷婷,风姿绰约,氤氲着幽幽芬芳……
2
父亲没有见过真正的莲花,他却把爱莲的嗜好传给了我。可惜我也没有见过莲花,但莲花的清香,却一直伴着我。
小学二年级时有篇《王冕学画》的课文,插图很好看,隐隐约约记得河中间盛开着一朵洁白的莲花。画是黑白的,寥寥几条粗线,轻描淡写便勾勒出了莲花的美。一个小孩,趴在河岸上,全神贯注地在画那朵莲花。我对那朵莲花爱不释手,一有时间便观摩品读。从那朵白莲身上,我读到了勤奋与执著。之后还读到了“小荷才露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句子,使我想到西湖,想到许仙与白娘子。
上了初中,一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让我兴奋不已,手不释卷。日夜诵读,滚瓜烂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透过优美典雅的文字,我看到了质朴庄重,正直伟岸,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谦谦君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后读到许多这样的句子,我总是想起江西濂溪书院里的那池莲花,使我虽然食不饱,穿不暖,无美味貂裘之享,但仍能静下心来,潜心读书,奋发向上。
师范四年,我读到了许多写莲花的名文。从古到今,积淀了许多大家鸿儒莲花的文章,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香气。汉乐府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些优美的诗句耳熟能详,早化进了汹涌着的血液之中。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那池种在清华园的洪湖莲子在污黑的淤泥中蛰伏三年,音讯全无,到第四年突然蓬蓬勃勃,一长惊人。满池莲花迎风弄姿,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我由此想到长年隐于地下潜滋暗长的毛竹,想到七年蜇伏在黑暗寂寞中不见天日的蝉,躁动不安的我立刻平静下来。我不能自傲,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荒废青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定计划,报自考,读书,习字,临画……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青春岁月。
毕业后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在狭小的山谷里,看惯了人世的丑恶,尝饱了人情的冷暖,心中的梦想也被飘洒的粉笔灰淹没。我恐惧害怕,我彷徨苦闷,我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这时候我读到了林清玄的《清净之莲》,如一道阳光照进了我柔软的心窝。猛然醒悟,我重拾丢掉的理想,练字,写作,看日出,听鸟鸣……我要在卑湿污黑的人间,做一朵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开出鲜艳的花朵……
3
一路闻着莲花的清香,慢慢走来。可我活了三十多年,除了父亲手中那朵拙劣的莲花,我没有见过真正的莲花,尽管美丽的莲花一直开在我心中。
去年到青岛培训,满眼的“红瓦绿树,蓝天碧海”并没有在我心中荡起一丝涟漪。培训结束,去海边玩,回来时沿着中山公园往回走,突然看见公园里一池莲花正在喧嚣的池塘里灿烂地绽放,心中立刻汹涌起一股激情。将同伴“火车赶不上了”的嘱咐抛到脑后,飞快地跑进公园。当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找到莲花池时,满池明眸皓齿,光鲜亮丽的莲花深深惊艳了我。但我没有过多的时间流连欣赏,走马观花般绕湖一周,照了几张照片便带着遗憾匆匆离开。一年来,那池莲花一直在我梦中开放。
半月前去西安,顶着烈日在大明宫遗址徜徉,感受着繁华过后的繁华。远远看见太液池中翠衣红身,开着许多莲花。心中又蓦然一阵悸动,拉上女儿,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池边。莲花开在很远的水中,只能远远看着,可望而不可即。如在低沉悠远的《繁华背后》古乐中,透过坚实厚重的大明宫遗址瞥见大唐盛世的身影,虚幻、飘缈、朦胧……
前几天,在作协副主席史国栋老师的带领下,连同摄影家协会同仁十余人去实地考查东梁渠,顺道去了温泉。在一个农家乐邂逅了一池莲花,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内心为之一惊。做梦也没想到在近在咫尺的温泉竟开着这样一池令我朝思暮想的莲花。我不知道这池莲花来自哪里,抛却尘世的喧嚣,在西北黄土高原上这逼仄的山谷中安静地开放。
莲花开在一个很大的鱼池中,池边绿柳依依,池中两大片莲花,互不相连,遥相呼应。中间鲤鱼欢腾,拍打着响尾,跃出水面,鳞光闪闪,水面也闪起一片鳞光,似跳动的水银,洒金涌银,明得晃眼。
我们欣赏,拍照,流连,人面莲花相映红!田田的叶子,似撑开的绿伞,摇摇晃晃。叶面上一颗颗水珠,似仙女遗落的钻石,闪耀着金光,在叶面上滚来滚去,瞬间聚成一颗珍珠,倏地一下滑入水中。一朵朵娇艳的花朵,点缀在绿叶中间,似藏在叶间的少女,清新脱俗,高洁宁静。有的凋落,剩下圆圆的莲蓬,在轻风中摇头晃脑。有的盛开,交头接耳,顾盼生姿。有的将开未开,颔首低眉,腼腆羞涩,躲在叶间,偷眨着眼睛。有的袅袅婷婷,婀娜多姿,含情脉脉,荡人心魂。有的粉眼迷离,妩媚动人,微风过处,花枝微颤。有的调皮可爱,挤眉弄眼,顾盼流珠……
看着面前这片莲花,每一朵都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儿见过。你看:那一朵熠熠生辉,是齐王的潘妃;那一朵玉肌水灵,是王母的玉姬;那一朵圣洁晶莹,是佛祖的化身;那一朵冰清玉洁,是大观园里的晴雯;那一朵调皮灵动,是太乙真人手中的哪吒:那两朵红裳绿盖,满池皆香,是大名府的情侣……那一朵开在西方的佛祖手上,那一朵开在灵霄宝殿前的瑶池中,那一朵开在乾元山金光洞里,那一朵开在华山下三圣母前,那一朵开在江西濂溪书院,那一朵开在清华园……那一朵雍容艳丽,出自宋人笔下;那一朵淋漓疏爽,出自陈淳之手;那一朵放纵高傲,徐渭醉后涂鸦;那一朵清逸脱俗,不是八大山人又会是谁;那一朵率真自然,肯定和齐白石一起来自乡下;那一朵娇艳不俗,是张大千从莫高窟带来的梵音;那一朵灵动飘逸,吴冠中封笔之作吧……
还有那一朵,虽粗拙丑陋,却奋力向上。毛毛虫将蜕变成大蝴蝶,丑小鸭将生长成白天鹅!那一定是父亲做的!
父亲自小将莲花种在我心中,如今也散发出幽幽清香,可惜父亲没见过莲花!明年,一定要早早地带父亲来看看这池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