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是经济学领域的。重新解读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1、感觉自己拥有的比需要的少,这种情况会缩小我们的视野,扭曲我们的判断力。
2、要做的事情太多,而能用来做事情的时间又太少。许多事情早就过了原定的截止日期,一直在延期,越来越让人担心,而且,事态越拖越严重。拖延,已经演变成了恶性循环。若想让它回到正轨,又要去做更多的工作。最后,日常生活中应做而未做的事情正渐渐堆积成山,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3、要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以前积压下来的事情优先去做,而找上门的事情则一概拒之门外,最后他预期自己的辛劳一定能获得成效,未竟事项的数量会减少到易于管理的程度。今后要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去做事。虽然这样做并不容易,但却很有必要。
4、你越是忙碌,就越需要拒绝他人的请求;你的债务越多,就越需要不出去购物。
5、稀缺会俘获大脑。当我们经历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6、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7、稀缺对人类大脑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当某个想法整天在我们的大脑中盘旋时,我们就能更加迅速地看到与此相关的词汇。
8、稀缺对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和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
9、在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上孤独者更强。因为他们有稀缺心态,关注为数不多的亲人朋友,他们会对他人表情中所流露出来的情绪非常敏感。也意味着,孤独者能记忆更多的社交信息。孤独者非常善于记住与他人互动等社交内容到细节。
10、对稀缺的感觉,取决于可用的资源和我们自身的体验。稀缺,会导致不满,甚至抗争。
11、当稀缺俘获了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对稀缺的感觉会萦绕在我们的大脑中挥之不去,从而影响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我们对选择的权衡,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最终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12、当稀缺俘获大脑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变得更加集中,做事就会更有效率。工作上的拖延,是因为我们总会被杂七杂八的事情所干扰。这种不由自主的俘获,虽然会使我们集中注意力,但同时也是伴随一生的负担。因为我们总是将关注点放在稀缺上,思想总是围着稀缺打转,所以就没有那么多精力投入人生中的其他事物。
13、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14、稀缺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稀缺会创造出更大的陷阱。
15、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第一部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1、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2、紧迫的时间要求会令人头脑集中,迫使我们将之前累积的努力浓缩成即时产出的成果。稀缺,会迫使人做出选择。所有抽象的事物都会变得具体起来。
3、一旦时间不够用的现实变得无法逃避,我们就会开始集中精力。
4、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的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专注红利”,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
5、专注红利: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让我们做到凭一己之力很难做成的事情。
6、佯装稀缺是很难做到的。用假装有个截止日期的方式来自我欺骗是无用的。空想出来的截止日期不过是一个空想而已,它永远也不会像真正的截止日期那样俘获我们的大脑。
7、管窥就是专注于某一件事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也叫“隧道视野”。就是人们的视野会因稀缺问题变得狭窄。我们可以说稀缺令人“专注”,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只能一门心思的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
8、截止日期会让我们产生短视。而一些提示,人们反而会想到更少的相关事物。
9、对一项事物的专注会抑制竞争意识。比如当你生某人的气时,抑制作用会令你忽略他的好处:专注于他那些让你反感的地方,就会抑制你记忆中他积极的一面。
10、我们专注、管窥、着手做事、疏忽其他事,都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存在于“管子”视野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当稀缺将我们的大脑俘获时,我们不会通过对得失利弊的谨慎思考来进行权衡。可见,我们用管窥的方式来应对稀缺,既有利,又有弊。
11、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控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12、没有余闲就无法应对突发事件。
13、]干扰,都来自你思想的深处。持续的关注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将我们吸入“管子”之内。稀缺也会让我们产生内部干扰。
14、前摄干扰:当我们心里想着其他事物时,就会将其置于思想的中心,而产生忽略行为。
15、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其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
16、]认知能力:它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认知能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流体智力”,即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在无须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17、]执行控制力: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
18、认知能力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流体智力。事实上,认知能力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9、稀缺会形成贷款负担,稀缺不仅会降低流体智力,而且会降低自我控制力。
20、稀缺让人变笨和更加冲动。当心里有负担时,就连做微笑、对人友善这样简单的事情,难度都会增加。带宽有了负担,就会让人变得粗心大意。带宽负担会以强大的力量改变我们,这些改变本身及其程度令人震惊。分心、爱忘事、缺乏冲动控制能力。这些效应的规模也体现了带宽负担对各类行为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甚至包括那些一般被归于“个性”和“才华”的耐心、忍耐心、关注力和奉献精神。当带宽负担时,也许父母会冲孩子发脾气,为学费发愁的学生连一道简单的题也不会计算。但这些人既非一无所长,也非感情冷漠,而是背负着沉重的带宽负担。所以,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当事人,而在于稀缺。同时,我们也很容易误解一个人,觉得他能力不足,而不了解他的大脑正因稀缺而负重累累。稀缺心态一旦出现,我们就必须应对心智资源更加紧缺的问题。
21、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第二部分: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1、]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
2、权衡式思维:它是由稀缺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
3、稀缺迫使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权衡式思维是稀缺引发的固有结果。
4、余闲: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余闲可以将我们从做权衡的苦差事中解脱出来。
5、边际效用递减:你拥有的越多,对你而言,每一样额外增加的物品的价值就会越低。
6、余闲太多,低效和浪费就会产生。当我们拥有很多空闲时间时,就会无所事事,然后时间就这样被耗尽了。从各项工作的间歇中挤出来的零散时间,加在一起也会有好几个小时。指的是那些没有被你合理利用的时间。当我们拥有一些自由时间时,就会散漫地将其一点点浪费掉。
7、余闲能让我们轻松地避免选择负担。没有余闲时犯错,后果很严重。而同样的错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余闲不仅会令你免于权衡,而且还意味着:即便你犯了错误,也不会让你遭受实实在在的牺牲。
8、余闲还能够提供一个隐藏的功效—在我们犯错误时,它给了我们周转的空间和失败的空间。
9、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而当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这样一来,向前看的能力就很可能会因管窥负担而丧失。
10、现时偏见: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
11、将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搁置一旁,与借用无异。你通过不去做这件事情,而为今天赚得了时间,但却增加了未来的成本。每天,你都会给未来增加一点成本。那些成本永远不会大到将此事升级为紧急事务的程度,永远不会像截止日期那样奏效。将重要却不紧急的事务搁置,这种倾向不仅有关于时间,也有关于金钱。工作人员经常会为了处理紧急事务而牺牲重要事务。
12、短视。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13、稀缺问题会给当下的我们带来压力。明天,我们可能依然贫穷(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但那是明天的问题,可以留到明天再去解决。俘获我们的稀缺,就存在于当下,它所产生的管窥负担,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可见,管窥心态会限制每一个人的视野。
14、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15、如果你有时间,每个地方就都会在步行距离之内。
16、]稀缺陷阱: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
17、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
18、如果长时间地经历这种“最后关头”,我们就会一直处在所谓的“杂耍”状态。杂耍,就是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成突如其来事件进行处理的根源。对待例行的预定事件就好像对待突发事件一样。你一直“知晓”的事实,现在却成了突如其来的诧异。当有了管窥心态时,我们就只能局部地、暂时性的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用应急心态去处理最紧迫的问题,长此以往,这种临时修补的做法就会织起一张由各种承诺构成的大网。结果,就形成了用各项资源和责任东拼西凑的凌乱的补丁图。之前进行的选择留下了尚未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则令新的选择更加棘手。生活在稀缺陷阱之中,你所拥有的就会比实际应拥有的更少。
19、逃离稀缺陷阱,首先就需要制订计划,而在稀缺心态的控制之下,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做到这一点。制订计划很重要,但并不紧急,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窥心态导致我们所忽略的事情。做计划,需要退后一步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20、稀缺陷阱尤其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它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
21、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我们要建立起针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
22、在资源最为充裕的时期,我们尤其容易犯下拖延的毛病。拖延,就是对眼下之事的过度关注,是阵发性的盲目乐观。我们将需要去做的事情搁置起来;我们将本应存下的金钱挥霍出去。我们错误的分配了自己充裕的资源,存储下来的金钱和做完的事情太少,无法免于那些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稀缺。原来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的不是充裕的资源,而是足够充裕的资源。
23、注意力过度集中会发挥失常。对于人们之间的对话效果,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地与人对话,肯定会让你显得无趣,太过专注的与人对话,又会让人觉得你特别黏人,特别不独立。
24、改变心态,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稀缺心态是环境造就的结果,更有可能通过一些措施来加以改变。稀缺并非个人特质,而是自身创造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而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管理的。我们越是深入了解稀缺在大脑中的发展历程,就越有可能找办法去避免稀缺陷阱,或至少去减轻稀缺陷阱的影响程度。
25、我们对需求的感受,取决于他人所拥有的东西和我们的习惯。
26、任何形式的技能习惯,无论是去学习社交还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都需要带宽。如果穷人缺乏带宽,那么他们就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实用技能。
第三部分: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节约带宽能带来高额回报。认知负担一旦减轻,你的执行控制力和自我控制力就会有所改善,养育子女的方法和态度也都会得到提升。你的认知能力会提高,同样获得提高的还有专注力、工作质量和你选择去关注的每一种能力。
心灵上的平静能让人将许多其他事情做好。
释放带宽,提高智商,强化自我控制力,提高思维清晰度,甚至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时间表排的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然,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是浪费,太少又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
就算是那些深谋远虑的人,也常常会低估余闲的重要性。面对太多等待去做的事情,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时间表排的尽可能得紧凑,以便将所有事情都安排进去。将明天的预算提前借用到今天,是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我们之所以没有能力构建起余闲,是因为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下的工作迫切而清晰,而未来的可能性并不给人以紧迫感,也难以想象。余闲是必需品,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的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时间稀缺的人,每天都工作很多个小时—他们总是想要在一天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得做一点事。他们会忽略问题,遇到了就打个“补丁”了事。睡眠就是受到影响的一大因素:当时间不够用时,人们就会选择少睡点觉,多工作几个小时。但事实上,睡眠对生产力的影响非常惊人:科学研究多次证实,睡眠不足的员工,其积极性会变得更低,犯的错误会变得更多,而且还经常会出现头昏脑涨的现象。
只要有可能,就要将警醒型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动。
缺钱或时间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让人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变得更缺钱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