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不是一个很爱阅读的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自己产生了“放弃式”的怀疑。
过去一年里,我会因为看不懂一本“好书”,看不进一本评分很高的书,跟风去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却也不太能有快感……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low”人。
我怎么会是一个不爱看好书且看不进去的人呢?
我这个人怎么那么差劲?
我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个,我得掩藏起来……
我深知,每本书都代表着起码一种价值观(哪怕是无聊的,或者错误的),每本书都蕴藏着一个未知的世界(无论好的,坏的),还有各种形而上的哲理。
我看身边有人因为读了什么书,分享了什么观点,我就立马觉得对方和自己不是一类人,他们高级好多,因为他们“可能”掌握了这个世界我所没有掌握到的秘密,规律,思维,以及某种“先进”之术。
02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好友,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概意思是:他花了32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三十分钟,觉得特别难看,就想走。他的朋友说还是别走了,浪费32块钱。于是他想想,又接着看了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他并不觉得自己一定要把这32块的票价看回来,他只是觉得自己一开始已经付出了32块,明显这32块是浪费的,可现在还要搭进自己的时间,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然后他果断离场。
这并不是他现在才悟出来的道理,只是借着这件事又认真说了一遍。
这条朋友圈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读书史。
以前我觉得自己干啥都不行的时候,特别想从书里去获得什么,要么获得知识,要么获得气质。
如果什么都没有获得,我就怀疑自己,非得逼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去啃完一本书。啃完之后,会有一种“你看,我可以看完”的成就感,可我除了“看完一本书”这个动作之外,并没有获得任何的阅读的快感。
那阅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曾经从一些作家的书里看到了隐藏的自己,看到了未知的世界,看到了其他人的生活,足不出户便对外界有了向往。
这些恍然大悟,窥探隐私,感同身受,让我的灵魂在各种氛围的包裹中激荡,抖一抖身上沾着的情绪,被不同文字裹浸的自己,总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我分享过一些对我来说重要的文字和作者。
03
人生阅历深广的毛姆,不过是借创作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现代绘画杰作的高更,塑造了一位个性迥异的现代派画家。”但是斯科里克兰并不等于高更。高更没有麻风病,没有失明,也没有完全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始终与妻子通信抱怨缺钱和生活的艰难,更是不断将创作完成的作品运回巴黎出售。服毒自杀未遂后,带着积尘已久的激情,创作了巨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他说,“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得悲伤之情”。
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社会与自我,感情与理智的冲突是小说的四大主题,而“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则是终极的精神追问。
小说里另外一个主人公“我”是一名作家,从羞涩内敛到人情练达,对斯特里克兰也并非十分熟悉,许多事情也只是道听途说。那“我”究竟是谁?是毛姆又不全是,是真实的又是不可靠的,是一个孤独的叙述者又只是一个可能的存在。
其实在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不太懂的地方,所以在书的后半部分开始,我会拿着笔拿着纸胡乱的图画,去理解那些看似无关的人物与斯特里克兰的联系,这种做法确实帮助了我对小说的理解,甚至前面的那些“结”也都一个个被打开。所以在读完第一遍的第二天,我紧接着看了第二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导读上,通过导读回顾理解,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重新看这本小说,会有更加不一样的感受。这应该就是重读的意义。
最后我想把导读的最后一段话放在整篇书摘的最前面:
什么是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没有人能真正告诉你,需要你自己满怀勇气,像小说主人公那样抛弃一切,用整个灵魂去探索。在这个以物质为上帝的时代,用浅薄的幸福、成功来量死你的世界,你该怎样过完你的人生?人生如梦,你是希望枕着月亮还是六便士?很多人渴望名声,追求利益,很多人希望名利双收;大多数人按部就班,过着平庸乏味的生活;也有一些人忽然如梦方醒,一骨碌爬起,去寻找真正有价值的生活。所以无论如何,这部警世的小说都值得一读。正像小说第五十章中所说: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叫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04
之后,工作特别繁乱。就开始喜欢看村上春树老师的书。
每每有朋友问我,你印象中什么书看了最尽兴,最感动?我便会在我浅显的阅读里找到村上春树老师的名字。我的推荐语是:是民俗,也是人生,文字又磅礴又隐忍,总让我在阅读中瞬间被戳中,文字是棉絮也是扎针。也有朋友再给我推荐看别的书,我总是拒绝。
村上春树说:
“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人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我们所能明确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肩而过。”
书摘一段《斯普特尼恋人》,与你分享:
“世间大多数人看上去对这种恐怖或不安几乎都无动于衷,一有机会就想以惊人坦率的语句谈论自己,诸如说什么“我这人心直口快,不会拐弯抹角,傻瓜似的”、“我这人敏感脆弱,和世人打不好交道”、“我这人专会洞察人心”等等。然而,我多次目睹“敏感脆弱”的人无谓地伤害他人,多次目睹“心直口快”的人不自觉地再三强调于已有利的歪理,多次目睹“专会洞察人心”的人为并不难看穿的表面奉承所轻易欺骗。如此看来,事实上我们对自己到底又了解什么呢!凡此种种,我越想就越不愿意谈及自己本身(即便有谈的必要)。
因为读不下多数人眼里的好书,我认为自己不适合阅读。
在《斯普特尼恋人》中有这么一段话:
“变强本身并不是坏事,当然。但如今想来,我太习惯于自己是强者这点了,而不想去理解众多的弱者。太习惯于健康了,而不想去理解不巧不健康的人的痛苦。每当见到凡事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人,就认为无非是其本人努力不够造成的,将常发牢骚的人基本看成是懒汉。当时我的人生观,虽然牢固而又讲究实际,但缺乏广博的温情与爱心,而周围没有任何人提醒我注意我这一点。”
实质上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在这个年纪的我,很多观点由于从小从书本上的获取,父母老师的灌输,形成的固定的概念,不变的逻辑,而阅读本书,仿佛开了一扇窗,让我能够从一些新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去思考生活,抑或可以夸张的讲为,去思考生命。
后来因为遇见了一些让自己能“改变”的书,我突然觉得自己其实会阅读。
久了,才知道,阅读哪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有合适之分。就像爱情,别人都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不一定周围的人能理解。但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开心,是否能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好,更不一样,更像自己。
05
我现在读书养成了任性的习惯。
无论外界的评价是什么,我只看十分钟,十分钟看得下去,就倒一杯茶认真看。看不下去,就立刻舍弃,看一篇相关的评论,了解一下大致内容,就当是最后的告别。
对于一些外国书,如果自己看不下去,我就会把责任“推”到翻译上。嗯,不是自己看不懂这本书,而是这个翻译实在太差劲了,不说人话。
对于一些国内书,如果自己看不下去,我就说“嗯,我不是不喜欢这本书,我是不喜欢这个人。现实中,我应该也不会想和他成为好朋友。”这么一想,也就解脱了,我是一个多有“交友原则”的人。
这么想了之后,我阅读的速度快了许多,好就尽兴,不好就放弃。
今天的我,不再会委屈自己。
放弃一个自己不理解的,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遇见那些适合自己的。感情是这样,友情是这样,书也是这样。
书是用来被人读的,人不能因为书而逼迫自己。
阅读绝对不是一件苦差事,当你能从阅读中获得喜悦,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你就真正成了一位读书人——你终于学会了读书给自己,而不是再读书给其他人看。
读书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读书只是取悦自己。
最后用周国平老师的一句话结尾: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的人往往并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