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合本文的主旨“分期付款”,我刚查了一下自己的花呗分期,这个月是还清了,下个月还有1948元的消费未入账,这钱大概够我吃三个世纪的馒头。不知不觉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是越来越普遍了,以前是不如此的。
先丑话说前头,我个人的建议是谨慎使用分期付款。
犹记得还没有信用卡那会儿,“分期付款”俨然是个新鲜少见的事。也就像买房这样的大物件,一时确实拿不出那么许多钱来才会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先出个首付,后面一期期慢慢还。至于平常买个菜什么的,绝大多数是现钱交易,赊账的都算是少数,更别提“分期付款”了。
后来不知何时开始,先是信用卡普及,紧接着各种“呗”,乃至于网贷的出生。“分期付款”这种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出门吃个饭,买个手机什么的,不知不觉就用上了“花呗”,不知不觉就分期付上款了。
商家们宣传“分期付款”是一种“先进”、“时髦”的交易方式,于此在下是不敢苟同的。
总体上说工具本身并没有对与错,就像是一把菜刀,即可以用于切菜做饭,也可以被人用来打家劫舍。“分期付款”这种金融工具也是类似的,也许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对与错,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太容易误用它了吧。
在我上下班的路上会途径过几家手机专卖店。时常能听到手机店里分期付款的广告吆喝声。大意是只需要极低的首付就能立刻将手机带回家云云,比如“首付只要998,iPhone X带回家”。
有关“分期付款”的宣传大多着重在两点,一点是“超低的首付”,而另一点则是“立刻能到手商品”。而宣传所忽略的则是无论如何你最终都是要付全款的,以及这分期一期期的高额的“手续费”。
如果人能足够理性,能通盘考量事情的前因后果,那么使用或者不使用分期付款都没有隐患,然而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总归有不理性的时刻。
举个例子吧,比如我看中了一款价格昂贵的iPhone X,虽然私心里特别想要但也明白接近一万的价格太奢侈了,而且自己一时拿出那么多现钱来也很有压力。正是一次性付出那么多的压力阻止了我购买iPhone X的欲望。
这时忽然看见了店家的分期付款广告,首付只要998就能拿到iPhone X。这时的我是不是更容易去冲动购买呢?进而把长远地债务留给了将来。
人总是这样的,喜欢把一切丢给未来,以为这样就轻松了。工作与努力是如此,债务也是如此。如果未来永远不会到来,那么我们把债务丢给未来实在是太妥帖的行为,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未来终会到来,借的钱始终是要还的(并且附带着高额的手续费)。
“分期付款”并不能帮助人们理性的消费,量入为出地进行合理的开支。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总是建议人们谨慎地使用它。
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观点。你看各大写字楼不时出没的各大银行信用卡办理员,以及办信用卡送旅行箱等奢侈回馈活动。这足可以证明办卡一事确实获利颇丰。那么问题来了,这获利的羊毛出在谁身上呢?
不理性的消费会让我们把有限的资金耗费在没有意义的事项上,这从另一方面会降低你我的生活品质。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不可能每个人(尤其是我)都能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在财务不自由的情况下,必然要有取舍。
当我们选择购买某个物品,尤其是当我们选择“分期付款”时,诚然应该再三反问自己,自己确实需要它吗?不要仅仅考虑有了它能得到什么,还要考虑自己会因此而失去什么。
化浊
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