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对家长讲家务和阅读是孩子最好的两个无声老师?但明显能看出真没有引起家长们足够的重视,家长们都把注意力关注在了孩子的智力、学习成绩方面。特别是家务这个非常重要的无声老师,很多家长似乎根本没把它当一回事。今天我们就谈谈家务对孩子学习成绩及未来人生的影响。
中国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首次明确规定将“家务劳动”纳入小学生作业:
“增加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适当布置学生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初步劳动技能。”
标准一出,不少家长立即担心起家务会给孩子增加负担,从而影响学习。孩子做不做家务到底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不爱做家务的孩子:
长大后的失业率高出15倍
犯罪率高10倍
平均收入要低20%
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高
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证实了家务劳动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孩子不做家务容易出现下面个大问题:
1.一些孩子没有最基本的劳动锻炼,不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导致不珍惜所拥有的物品、看不起体力劳动、看不起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人民等。
2.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不做家务必然会失去这种实践机会,也很难在学习、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劳动习惯与自理、自立能力是连在一起的,而自理、自立又是孩子自信、自尊、自爱很重要的基础。
自信、自爱、自尊又是孩子个性品质当中的核心要素,其他一切品质都是以这三个要素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4.不做家务对孩子的学业又有重重要的影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 2 万名家长和 2 万名小学生进行家庭教育调查的结果显示:
在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仅为 3%,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该优秀比例为 87%,两者相差悬殊二十多倍。
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长更关注学习相关的习惯,而不知道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才是促进小学生学业的出发点。
5.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艰辛,更不会对父母给予应有的情感和实际生活的回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成人之后还要“啃老”。
6.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没有责任心。做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心很重要的一个途径,然而家长们却放弃了培养孩子责任心最重要的这样一个途径。放弃了这位最好的无声老师。
做不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学业、未来人生如此重要,那孩子多大该怎家务,可以做哪些家务呢?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非常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6个妙招,培养孩子劳动好习惯
尽管9个月大的宝宝所能做的事情在你眼里还微不足道,可能算不上真正的家务,但很多孩子两岁左右出于好奇心和逐渐开始形成的自我意识,喜欢模仿大人做家务的样子,在一旁掺合着干。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好机会,让孩子由易到难学做家务,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1.别阻止孩子“帮倒忙”
当孩子想要帮大人的忙时,千万别大声阻止孩子,或用玩具、糖果将孩子哄开。因为孩子刚开始学做家务并不是为了减轻家长的劳动,而是出于好奇心。
即使孩子做不好,给家长增添了收拾的麻烦,或者要全部重新来一遍,也要让放手让孩子多次实践,让孩子从中获得乐趣,打下“热爱劳动”的好基础。
2.把做家务当成游戏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游戏,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例如让孩子收拾玩具时,妈妈可以和孩子来比赛,看谁收拾的玩具最多;洗手帕时,看谁溅在地上的水少等。孩子一定会玩得乐此不疲的。
父母有智慧地引导孩子学做家务,孩子也能从游戏中获得乐趣。
3.要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
孩子喜欢劳动并不等于会劳动。要让孩子从两三岁阶段就开始学做家务,父母也要给他良好的身教示范。例如,妈妈要求孩子把玩具收好,自己却随手摆放自己的物品,那么孩子心里势必会出现矛盾。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就要言传身教,和孩子一起动手,定期把家里收拾整洁利落,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收拾东西、做家务了。
4.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任务
年幼的孩子还无法完成难度较高的家务,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孩子容易疲劳,失去兴趣。难度高的家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擦窗户、够取高处的物品等。家长可以先交给孩子一些安全系数高、风险小的简单任务,例如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帮妈妈拿拖鞋,开饭前帮忙摆碗筷,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等。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可以慢慢地提高家务的难度,例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收拾房间,管理自己的零用钱,学做简单的饭菜、点心等。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任心。
5.进行明确分工
当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后,妈妈应该将家务劳动进行具体分工,明确爸爸、妈妈、宝宝各自的任务有哪些,什么时候做,怎么做最好。将这些事情变成每天的常规活动,才能真正将劳动观念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去。
如果分给孩子的家务他一个人做不完,爸爸妈妈可以适当指导、帮忙,但一定不能包办代替哦。
6.用六个高效教育工具当中的有效表扬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
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时,爸爸妈妈要及时地给以肯定。“你把xxx做完了(着重过程、细节描述)真是帮了我大忙。”、“我看到你把碗筷摆得非常整齐,越来越勤快,妈妈真高兴。”等。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