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献给中国秦岭和世界西安的书
——评巴陇锋长篇小说《云横秦岭》
西北师范大学 李 石
感谢作家巴陇锋先生及他的最新获奖作品《云横秦岭》。是他,在这个接受选择多元化的时代,为广大读者、听众及媒体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阅读、收听和报道盛宴。
一年来《云横秦岭》的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陆续上市,广受好评,国内140余家媒体持续跟踪报道,这部被誉为“西安城史”小说频频登上各大版面的头条,这在长篇小说市场低迷的当前,实属罕见。何哉?带着阅读《云横秦岭》后的美妙体悟、情感共鸣、思想升华、审美延留,我被这个问题折磨着,百思不得其解。
我想,《云横秦岭》的成功,首先跟作家扎根于“秦岭文化”、立志为西安城树碑立传是分不开的。作家在有声书的片花中曾说:“我写这本书,是要将它献给中国秦岭和世界西安的。“中国秦岭”这片养育无数华夏儿女土地,深厚的历史底蕴,浓厚的人文气息,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充足的史料;“世界西安”这个在特殊年代有着特殊意义的城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作家时刻谨记以还原最真实的历史图谱为己任,寻找隐藏在其中的民族精神,而这种精神便是通过对西安城史和西安人心灵史的描绘而展示的。
秦岭苍苍,渭水泱泱,西安,一座美丽图景映衬下的古城,即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样引人入胜的图景,我们的作家怎会错过,他一定会用自己娴熟的笔墨去勾画那个多彩的世界,但和其他作家不同的是,巴陇锋把革命、爱情、悬疑、历史几个元素自然融汇到小说创作中,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以至于呈现给我们的文本,产生如此炫目的火花。而这座古城也终于在书的开头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西安,一座见证了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风云古城,几番沉浮、历经磨难 ,仍然巍峨不倒地屹立在关中平原,但,等待它的是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作家精心选取1935到1945年国共合作御侮的特殊时期,展开史诗般的叙述,一场血雨腥风就此拉开帷幕。
一场时代风云大戏的成功上演离不开主角的倾情演绎。作家用他匠心独运的慧眼选取了周氏三兄弟为这座古城代言,围绕着一座城与三个人展开抒写,“世界大药房”这个救死扶伤之地,实则为我党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其负责人原是周家二哥,而他在书中出场不久便死于自己学生、自己哥哥弟弟的至爱—钟亦菲的误杀,而叙述的整个视角也由二哥新民来掌握。这种由“逝去者”的角度去刻画“幸存者”的写作方式无疑是一种全新尝试。正是在生与死的不同空间维度里,作家完成了对西安人心灵史的探寻。随后,三弟秦岭接替二哥完成他生前未完成的任务。弟弟秦岭和大哥周新波在所属不同信仰的指引下,开始了与日寇的周旋,在险象环生的斗争中,兄弟俩克服情感羁绊、超越政治偏见,合作抗敌,成功制止日本间谍“菊花刀”的阴谋。作品通过上述叙事,寄予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意蕴,赋予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内涵,书的结尾以八年抗战胜利完美收官,一首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就此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无疑,《云横秦岭》是一场令人拍案叫绝的时代风云大戏,作家巴陇锋是讲故事的圣手,通过情感来串联各个不同片段,正是作家的高明之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看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刻骨铭心的爱情,真挚难忘的友情,以及义薄云天的民族情:自古忠孝两难全,大敌当前,国家为重,无数革命者在痛失战友、亲人、爱情之后,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投身到抗敌活动中去;特殊时期的爱情,总是显得弥足珍贵,而一个女人与周氏两兄弟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也是吸引读者的地方,一个集所有东方女性完美特质于一身女主人公——钟亦菲,她的命运似乎跟她所生活的这座古城一样波澜起伏最终闹出“昔日的情人竟是杀害自己哥哥的凶手?梦中的女郎竟成为自己的大嫂?”这对于用情至深的秦岭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他将如何处理这情感纠葛,我们只有到书中去一探究竟了。民族情的书写是作者最为用心的地方,正是因为有像秦岭山脉一样的秦岭、秦英这样的中国人的抗争,我们的民族才免于亡国灭种的危险。从这种意义来讲,秦岭不仅仅是一座山脉,它更是国人心目中正义、坚毅、力量和胜利的化身。
兄弟故事、爱情故事是整个故事的核心,而巴陇锋对于革命大义的书写更见艺术功力。叶伟权、秦英、马敦、杨二和其他潜伏在日寇当中的革命者,他们的故事感天地,泣鬼神,成为《云横秦岭》历史叙事的主调;他们的牺牲无不深深刺痛着秦岭乃至于读者的心。我们随着主人公秦岭无数次失声痛哭,无数次在梦中追忆永远失去的同伴,无数次回忆一起战斗的日子……这些揪心的场面、动人的片段、精彩的情节,再现了革命历史,点燃和延续着我们这一代人对那个战争年代的集体无意识。
一场时代风云大戏如何写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写作手法与技巧成功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作品中“秦岭文化”无处不在,说书、秦腔、老腔、碗碗腔、歌谣、信天游等充满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带有地域特色的剧种演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赵氏孤儿》《火焰驹》《白鹿塬》《桃园借水》等经典剧目纷纷登场,成为作品中不可多得的风景;除此,巴陇锋巧妙地把西安名胜古迹的介绍融入到文本中,更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对西北风景的倾心描绘,也让我们重新听到了来自“中国秦岭”的声音;而对真实历史事件的艺术化处理,也真正做到了历史与文学的高度融合:西安事变、西安大轰炸、成陵西迁、周恩来遇险、蒋纬国大婚、小萝卜头被捕、粉牡丹吞金事件、作家用文字把这些记忆一一串联,还原了那时最真实的西安城;作品也因此获得了“‘西安城史’小说”的美誉。我想,凭借巴陇锋的《云横秦岭》,古城西安足以与世界对话。这正是本书的最大意义。
身为甘肃本土作家,巴陇锋用心丈量每一寸深爱的土地,经年的奔走纪实选材、亲身实地的考察,使他能够接触第一手资料,领悟不同的思想文化,而这对于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作家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他面对黄土、城墙,呼吸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关陇文化的新鲜气息时,当他亲临每一座城池,回忆那依稀的过往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对文化的独特体验和严肃思考,是一位纪实家对老秦人的一次生命礼赞,是一位史学家对这个饱经战火的古城的深深致敬。我们静静地聆听他书中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文字都在触动我们的心弦,都在提醒我们对于那并不遥远的历史的无限追忆。
一场时代风云大戏终于缓缓落幕。唯一不能落幕的,是人们对于“中国秦岭”和“世界西安”的记忆。
(原文刊发于《兰州日报》2015年2月12日,同时转载于《鸭绿江》(下半月)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