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为何家会伤人》是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第一部作品,首版发表于2007年,2014年再版,修订6万余字。从今天起,我将和你一起学习、回顾书中的精华。
本文是拆解《为何家会伤人》的第四篇。本书的第一篇、第二篇和第三篇解读详见《心理学解读:真爱与溺爱》、《心理学解读:共情和同情心》和《心理学解读:老师为什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
我将结合自己的案例,为您深度剖析心理学的观点。希望我们透过心理学看到事物的本质。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 01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两个“我”
书中的观点: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另一个是“内在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这样描述不容易理解,通过自己的几个事例,我们向您展示它的奥妙。
壮壮两岁不到的时候,我便急不可待的为他买了第一套木质积木。记得收到积木的那一刻,我非常兴奋,在单位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积木。只是稍稍有点失望,因为这些积木是原木制成,和我小时候玩过的,有油漆图案的积木有不小的差别。
表面看,我是给孩子买积木,但在潜意识中,我更可能是买给我的“内心小孩”。
这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我表哥家里就有一套木质积木,这成了我儿时最羡慕的事情,我常常会以各种理由跑到表哥家去玩这套积木,我至今还记着那白色的罗马型立柱、红白相间的三角屋顶、还有各种蓝、绿色的小方块。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它似乎总是伴随在我们左右。
壮壮和妈妈一起去买鞋。
“壮壮,你喜欢那双?自己挑。”
“妈妈,我喜欢这双,就买这个吧!”
“这个不好,你看这颜色,搭配多难看!”
“那这双吧,我喜欢蓝色,买这个!”
“这个也不好,你看这款式太老土……好的,我不管你,你自己挑吧。”
……
“妈妈,还是你帮我挑吧!”
嘴上放权的妈妈,行动上却总是不放心。妈妈是让孩子自己挑鞋子吗?不是的。妈妈更可能是在为心中的小孩挑鞋子,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在这样的心理情景下,父母很容易忽略掉面前这个真实孩子的反馈。
意识到“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存在后,我们便会有这样的一种认识: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有时并不纯粹是为了孩子,更可能是为了自己。
当我们的潜意识冲动和孩子的需求相吻合时,便能更好的满足孩子。但当两者相悖时,我们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要去克制自己,要去用心体会孩子的真实感触。
比如,孩子不冷我们却认为冷;孩子不饿我们却认为饿;孩子很难做的事情,我们却认为很容易;孩子害怕的事情我们却认为无所谓;孩子紧张时,我们却认为不应该;孩子写字很难时,我们却不理解;孩子背课文有困难时,我们却认为他不努力(这些都是“内在父母”在起作用。)
p.s.上述事例只提到了“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的弊端,由此带来的好处并没有提到。
/ 02 /心理学分析
书中观点:
“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
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就会不断将这个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
精神分析学派将这种模式称之为“客体关系模式”,认为这种关系模式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基础,也可以说性格在这种关系中体现,并由此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简单来说,我们在六岁前形成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也就是所谓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这样的结论,听起来有些悲观,但它绝非说:你的客体关系模式就不可改变了,改变的方法是,在新的关系中认识自己。
这听起来有些抽象,我们来做具体的解释:
我们的“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原生家庭中,这种关系模式中,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影响,我们的生活总是受困于客体关系模式中坏的影响。
我们重新开始的一段重要关系,比如婚姻、生子,都会无意识的将以前的关系模式再次展现在新的关系模式中。
当以前的问题出现在新的关系中时,就是我们解决原有关系模式中固有问题的契机。但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我们要明白:现在关系已不同于以往,过去的不顺就让它过去吧;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否则,更多情况会是这样的:由于处理不当,我们常常会再次陷入到过去糟糕的客体关系模式中,结果导致现在关系的失败。
例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因为自己丑陋的面貌,在年幼时备受母亲的轻视,而俊朗的弟弟却得到了不同的待遇,因此,他一直都很自卑。结婚后,他将这种关系模式投射到了自己养的一条很丑的狗(代表自己)、老婆养的俊俏公主狗(代表弟弟)和老婆(代表妈妈)身上,结果,由于无法理解丈夫对又丑又笨那条土狗所萌生的呵护之情,夫妻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家庭关系也因为一条狗很快走向了恶化。
形成于童年时的客体关系模式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虽然通过新的关系模式,我们可以纠正过去的不顺,抹去童年的阴影,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此,呵护孩子童年的客体关系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心理学知识43#
关系17│关系层次进化的关键: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与你竞争的人,都是基本好的,这就是三元关系了。一元关系容不得他人,二元关系的张力又太大,难以容纳其中的“坏”,所以需要找一个第三者去投射这个“坏”,在一个三元关系中消化。当在三元关系中不断消化、处理“坏”,一个人的心灵就越来越得以淬炼,然后可以归于二元关系,最终归于一元关系。
心理学故事:一个企业家,他生活在浓烈的一元关系中,愿望实现,自恋得到满足,就开心,否则就难过。也就是说他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无法和别人发生共情,他和别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这是“我的人”的基础上,必须在对方听从他的意志。但他因为爱上一个姑娘,在疯狂追求后却被拒绝,他非但不生气反而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兴,因为姑娘始终对他是友善的,他由此体会到了由一元关系进入二元关系所带来的快乐。
——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