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游戏力2,关于孩子焦虑部分的内容说到,孩子对恐惧害怕的事情会产生焦虑,面对这种事情会有四种不同的行为。拿游泳为例。
第一种行为是逃避。逃避型小朋友会把头埋进妈妈怀里,假装听不见教练的话。这种逃避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放松,除非妈妈带她离开游泳池,或者教练允许他不尝试。即便是这样,孩子下次依然会面对这种对游泳的恐惧。而且,越逃避,心理压力越大,游戏这件事看起来会会越难。
第二种是爆发。冲着妈妈或者教练大吼大叫,情绪激烈地抗议游泳。当然情绪发泄完,还是要面对游泳这件事情。要么学习,要么放弃。
第三种是咬牙坚持。孩子似乎把对游泳的恐惧隔离了,只有头脑里的意识,要游泳。在把这种恐惧隔离的同时,身体会变得麻木,只有游泳的目标。身体没有充分体验这个过程,自然也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游泳这件事情,只是一个需要学习的任务而已。这样的人,就算做到了,也没有享受游泳,也很难真正爱上游泳。
第四种是直面感受。孩子带着恐惧进到水里,去感受这个环境,一点一点地面对恐惧,穿越恐惧,孩子会发现,恐惧并没有那么可怕,还有突破恐惧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孩子参与这个过程的体验,会感受到游泳本身的乐趣。因为乐趣本身,也是包括成就感等等感受的。
看完这部分。有两个收获。第一是关于孩子,意识到孩子面对作业,她一直在逃避,要引导她直面作业,在做的过程中陪伴她面对不舒服的感受,穿越这个感受,获取到她需要的成就感。
成就感很重要。她前段时间痴迷的游戏,很大原因也是渴望一种成就感。
第二是关于自己锻炼身体的事情。每天打卡做十分钟平板撑,坚持一个月了,却并没有轻松感,也没喜欢上这个运动,每次都是头脑里告诉自己,要坚持打卡,要坚持下去。每天的十分钟,断续好多次。有时甚至一分钟都坚持不到。我困惑,为什么呢?一个月了,体力应该越来越棒,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喜欢的啊!
我意识到,我做平板撑的运动,就是这第三种状态,咬牙坚持了。每次要坚持的十分钟,都是一种相当的煎熬,累的想死的感觉。尽管结束后打卡时会有成就感,但是过程那是相当的痛苦。盯着计时器,只希望时间快点过去。
那么,如果我放下对时间结束的渴盼,专注地面对做平板撑这个过程呢?
说试就试。
我调整自己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感受上。不一会儿,我感觉到身体在颤,就这样感受着这种颤抖,没有想着赶紧逃离这种感受,也因此没有盼着时间赶紧结束。就这样,当我感觉累,不想再继续时,看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钟!
以前也曾经坚持了三分钟,是听着一首特别好听的音乐做的。尝试过两次,再后来,听着音乐也开始烦躁,会急切地盼望音乐赶紧结束,然后这个运动也就结束了。这种情况,自然不能持久。
这次的体验很兴奋。我已经好久没有这种轻松的感觉了。就这样,保持这样的状态,断断续续的,很快做完了十分钟。心情是轻松的,没有完成任务必须的强迫感。
坦白说,这次体验之前,每天坚持打卡,已经漏了两天,还有两天只做了五分钟。感觉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还有点自责,说好的坚持100天呢。
这回,我对这项运动,又燃起了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