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中的时候读过一篇拿来主义的文章,文章的观点是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拿来。这篇文章是针对民国时的两大派系,一派崇尚传统复古,一派崇尚全盘西化。其实这两派系的纷争历经几十年近百年,还是没有一个结果,只是不同时期的两者的度不同罢了。
最近看《文库》,其中一篇是原辽宁教育出版社俞晓群的关于编辑“新万有”文库的心路历程,他通过编辑这套书,将辽宁教育出版社带出了纯教材辅导用书的怪圈。看了这篇文章后,对其还是挺敬佩的。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现在的教辅书的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国家屡禁不止,主要是这个市场非常庞大。因为社会需求大,教辅的文化含量低,出书快捷,因此利润非常巨大。而俞社长能够急流涌退,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去编辑大部头的文库,确实是眼光独到,同时也提升了出版社的文化品味。作为语文老师,对于教辅资料,还是有诸多的排斥的。就比如是名著阅读的教辅书,说得好听,是名著导读,但却不是导,不能引导学生去看整部名著,而是简单地将几本必 读书选读书的情节人物组合起来,外加几个似是而非的题目,读了这本,让学生感觉自己把这些名著都读过了,其实只是没有营养的快餐。不去读整本的书,是根本无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精髓的。这样的拿来,不要也罢。
不过无论哪一个拿来主义,都是需要有自己深刻的思考的。特别是对于文化、对于知识等的拿来,更应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我从教以来,我们的一线语文教学确实一直奉行着拿来主义。先是拿教参。记得一开始教学时,我跟着实习的师傅,将教参的每一句话都抄到语文书里,字抄得蚂蚁般小,还嫌书的空白处不够。甚至有一段时间,特意买了多色的圆珠笔,分不同颜色地抄写。后来有了网络,实施了新课程,不再唯教参是本了。于是,我们开始了照搬网络。网上的课件资源越来越丰富,我们做课件的时间越来越少,看课件的时间越来越多,一碰到有点心仪的,也不管适合不适合,拿来就行。导致了现在,加上检查的条条框框限的制,网上的教案比自己写的更完 整,更符合这些条条框框,所以大家也就不再自己写教案了,拿来就好。长此以往,老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少了。
所以,我更加喜欢去观赏一些比赛课,因为在比赛中,更少地直接拿来。就如这一次全国语文报的课堂大赛,按评委的要求,一节有自己思想的课,才能得到高分。在比赛中,环节的设计必须得是自己的,或者经过自己的加工。理念和策略可以是别人的,但无论怎样,都不会傻到去生搬别人的东西。
就如俞晓群所倡导的,他们编辑文库可以倡导拿来,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可以拿来,俞社的拿来聚集了一批学识渊博的文化人,为其提供最好的资源和信息。而我们语文老师的拿来,同样需要广博地阅读,有自己思想地拿来。一个看似好的设计,可能并不是适合自己。拿来的过程中,更要有自己的思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