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从表面上看,这道求贤令,也就是唯才是举,意思是说:只要有能力的人,不管你的品德如何,我都会任用。
实际上是这么回事吗?
先看当时的选官制度——察举制的“举孝廉”
各个郡国根据人口不同,每年名额不同,满20万人口可举孝廉一人
我们知道,当时掌握国家文化传承的,是士族,能读书的,是士族,掌握社会舆论的,归根到底还是士族
所以说举孝廉这个名额,说白了最后还是士族说了算——相较于九品中正制那种赤裸裸地瓜分,察举制显得更加含蓄委婉,但是并不会改变结果——举孝廉的名额大多数掌握在士族手中
这样的制度造成的结果就是,当官的都是士族,士族继续推举出来当官的还是士族,寒门永远出头无望
而在庄园经济的背景下,士族掌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庄园有庄丁私兵,也就是说士族还掌握有一定的军事能力
基本上只有士族才有读书的机会,所以士族掌握有垄断的文化水平
因为文教都在士族手中,所以士族还掌握了天下舆论
所以说士族的危害在哪里?就是他要想发展,要强盛,就必须侵占,这里面就包括了土地兼并,特别是到了乱世,百姓流离失所,士族就能趁机吞并土地扩大自身。而士族出于阶级利益考虑,他们需要的也是一个暗弱的中央政权,否则以他们剥夺国家财力物力强化自身的天性,必然受到中央的打压(例如汉武帝牵天下富户于咸阳)
到了东汉末年,中央越来越弱势,士族作为一个利益阶层早就已经做大——注意这个时候的士族虽然实力雄厚,但是作为一个阶层来说,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并不团结,所以战斗力并不强,因而会被诸如宦官和董卓这样的军阀欺凌
中央暗弱,士族阔张自家实力的大好机缘到了,于是就用各种方法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农耕经济,土地永远是最重要的,土地兼并也是亘古不变的社会主要矛盾)。不管是平民自己活不下去卖掉土地再卖身为奴也好,还是士族用各种手段打压平民获得土地也好,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家能够掌控的土地和资源逐渐减少,而大量没有土地的流民出现,造成了动乱的根源,于是爆发了黄巾起义
能压制强大的士族的,也就有曹操这样强势的君主,一般的君主只能听天由命。曹操可以说是个改革者,想通过唯才是举等一系列举动根除腐朽的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虽然曹操自己政治力很强势,但是就算曹操再强,也只是一个人,难以和人数众多而且代代相传的士族势力抗衡,曹魏终归还是败给了士族
制定九品中正法的陈群本人就是大士族,曹丕完全推翻了他老爹的政策,才得到称帝的机会。
那时候士族仍然处于上升期,虽然碰到曹操孙策这样的强势君主能暂时压下去,但说到底长期来看还是只有靠士族才能统治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整个魏晋士族势力不断增强,最终到达顶峰的原因。不过到南朝其实这种情况已经僵化了,最后这局面还是依靠北朝崛起的军功阶层势力才得以彻底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