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在我未来前,存有三个印象: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虚竹娶了西夏国公主;关于西夏国,读宋史时才被提起;西夏,有些神秘。此外,我便没什么实体的观感了。
宁夏,只知与回族文化有关,却并没清晰的将她与西夏文化联系起来,直到今天我去了西夏王陵。
从我住的老城区,旅游巴士向银川西部驶去,这条北京路贯穿了整个银川,东中西,直到进入110国道。全程大约一个多小时就抵达了西夏王陵景区,我在旅游车上买的票,据说便宜了十元。昨晚一场大雨,让整个气温将了下来,和昨日完全不同的是,今天的天阴沉沉的,很担心会下起雨来。下车,一阵大风刮过,很凉,有些后悔没把长袖随身带上。手里拿着公车司机给的票,担忧着该不会被骗了吧,不过想回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这都是正规公司正规工作人员。
和昨天一样,我怀着期待去到第一个站点西夏博物馆,昨天被坑的经历大概不会再重演了吧。博物馆的建筑并不怎么突出,但博物馆上方有对应的一些符号,结构很像汉字,但完全认不得,心里好奇,搞不懂这画的符是搞些什么名堂。五分钟后我就知道了,这便是西夏文字,惊讶脸,原来西夏是有文字的,原谅我的学识浅薄。而事实证明,这个全国唯一的西夏专题博物馆,我还是来对了的。
为了等游客更集中,我们先到的零散几人被建议移步纪录片展映厅先看看西夏的介绍。片子正好播放到开国皇帝元昊,和他的重臣野利任荣共同在短短的4年内创造的六千余西夏文字,再于全国内大力推广。而如今西夏文字早已失传,它被称作是一种死文字,据说现在全世界能阅读西夏文的人不足十个。不得不感慨这种造字的满腔热忱,也不得不遗憾它几近的消亡,在历史长河中短暂而小范围的绚烂过。大概看了十来分钟,我们便被讲解员带走了。
认识一个国家,先从它的地理范围说起。西夏国涵盖了今天的宁夏,甘肃与内蒙古的各自的一部分,在它的境内中部有贺兰山脉,西部是祁连山,北部则是狼山。西夏国都为兴庆府,即今天的银川,而银川老城区既是兴庆区。看到这个地理位置,我突然想改自己的行程,希望能到内蒙境内的黑水城看看,之前走过的敦煌也曾属西夏,瞬间我想来个西夏主题的旅程,可惜,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调整了,暂且留放在又一个期盼里好了。
定位后,讲解员开始给我们讲述西夏历史、经济、文化、军事、王陵等等的概况。由于先前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全程我听得津津有味。知道了西夏人是怎么来了,内部几大姓氏,与宋朝汉文化的交融往来,佛教和西域宗教和喇嘛教间的融合,文字的基本原则,王陵的原貌等等。在这个小小的博物馆里,陈列的大多是真品,当然更多关于西夏的文物大概都在圣彼得堡吧。
(一场地震使得宏佛塔被损坏,而其损坏后,发现塔内有不少文物经书,而馆内不少展出品即来源于该塔。这座塔的构造则是融合了西夏佛教与喇嘛教两种建筑外观)
博物馆出来,脑袋里有了对西夏的一点了解。再走进史话艺术馆,这儿基本就是以场景模型选了几个代表性的事件来更细致的讲西夏的历任皇帝的大致情况以及西夏的活字印刷业。关于历史又得到了补足。西夏国的样子更立体了。
走出艺术馆,园子里立了大概九个塔的模型,每个都不一样,据说是在宁夏境内不同地方的佛塔,可惜没有机会一一游览。塔园旁则是西夏文字的百家姓,从中,我找到了我的姓:林。好在比想象中的简单。
往三号陵去的途中,是西夏碑林,只有短短十来米长的小路,路旁立着约莫十几个碑罢了。看着那些天书般的文字,我找到这些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那就是:贺兰山。我试图记着它。
西夏王陵一共九座,散在贺兰山脚下。能供观看的王陵是三座,其中三号王陵是西夏国开国皇帝元昊的泰陵,而一二号则是他的祖父与父亲的陵墓,两个王陵是目前间隔最近的王陵了,元昊即位后追封了自己的父亲与祖父。王陵基本的构成都是阙台,碑亭,月城,南门,内城,陵台,墓道,陵塔。陵塔处中轴线偏西的位置,因为西夏信佛,即使皇帝也并不“居中”,而偏西意味与西方极乐世界更为接近。三号陵与一二号陵的主要区别在陵塔上,前者为七层,后两者为九层,九意味九五至尊,这是开国皇帝对自己父亲祖父的尊重,而七层即佛教中:七级浮屠,七级佛塔则是最高级的佛塔,一样显示了地位。
来到三号陵前,这是黄土夯实建成的陵墓,在这贺兰山下开阔的原野上,历经岁月蚕食,人们只能在眼前所见的痕迹上发挥想象去充实王陵的样貌了吧。今天是个大阴天,远处贺兰山脉的轮廓与低沉沉的迷雾连接起来,再以它延绵的山体,为这眼前的王陵铺开一片背景,安静而略显苍凉。
慢慢地,我走向陵台,墓道,陵塔。在墓道边,看着满地野草,不禁感叹,这片土地下是曾叱刹一方的领主,如果真有前世今生,又是如何?如果没有,那么时间定是一切的终结者,将事实的片段转化成言语,将言语转化成共有的回忆,定格。我拿出手机拍摄已经不能清楚分辨级数的陵塔,一个阿姨走过来,轻声劝告我,这东西是阴性的,别拍,她带着墨镜,我看不到她眼神,略略惊了一下,陵塔已在手机中。
穿过王陵,就是看到远处的贺兰山脉。眼前的贺兰山并不是高耸入天际,最近的那座山反倒显得挺矮,而山体呈红绿相间色,红色是山岩的色彩,而绿色是少许植被,看上去似乎很坚硬。山层层叠叠,有数重。向最左望去,在可视的尽头是一片泛着白点的平地,似乎山脉的尽头也就到了那,但后来,当我坐车开往一二号王陵时,才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低沉的乌云遮蔽了我的视线,转几个角度你便知道延绵的贺兰山又岂是我这一眼望去便能轻易望尽的呢?
一二号王陵只是随便一览,远远处司机赶着走,鸣了喇叭,看着全车乘客都在等我,我就不再好意思多看几眼,向着大巴车跑去,风实在太大,跑跑停停。最终回到景区大门时,还差十五分钟回银川的公交就要发车了,悠闲的买了个清真牛奶大板雪糕,好吃!本想着要不搞个贺兰石篆刻,但一时不知道刻上什么好,没啥兴致,便作罢。
这会,云开始散开,变晴朗了些。看看时间不过2点,尚早。突然想到来程时路过宁夏大学,即可决定下一站宁大。
借助小黄车,我轮流逛了宁大的三个校区,说是三个校区,其实和我想象的相隔很远的地方才分校区是不一样的,这三个校区都紧挨着,怀远校区和贺兰山校区间的连接通道是天桥,这与湖南商学院一样;而贺兰山校区与文萃校区则由地下通道连接。大致分别是理科,文科与艺术与农学,以及工科的专业划分。怀远校区的逸夫楼是专门的回族与西夏文化研究院,而我上午在西夏王陵观看的纪录片中采访的专家正是出自这个研究院。这天,正好是新生报到的日子,能看到蛮多家长送自己的孩子来,也能看到师兄师姐接待新生,但其实人并没有特别多,一时想不起自己刚读大学报道的情景了,这样一批新生会在大学生涯中遇上什么有趣的事情?宁大有没有和工作营一样有趣而有意思的志愿活动呢?边骑车,边思索。怀远校区的绿化做得很好,在它的凌云广场后,有一大片荷花池,宁夏的这个季节,荷花还在开放,池里除了荷花,还有一丛丛的芦苇,对岸是一排柳树,被风轻轻吹拂着,此刻已是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偶有鸟在空中划过,两只风筝在轻轻飘着,连接两岸的曲桥上,是赏花的学生和家长。此情此景,我将车停下,从广场走到桥上。荷花与睡莲有好几种颜色,纯白色,黄色,粉红,橘色,白色带着些偏紫粉色,虽已过了盛放的季节,但依旧令人赏心悦目。可惜,这情景与心境,此时此刻无人一起分享,甚是遗憾。对岸是一大片休闲林,有塑胶走道,踩上去软软的,很舒服,阳光透过树木间,枝叶间撒在眼前,十分惬意。不知道冬季的怀远校区会是怎样的光景?
贺兰山校区有个阿拉伯研究中心,看起来应该是特色,但这个校区并不如怀远校区那样让人感受到如此舒适,大致转了一会觉得累了,便收工返程。返程看看时间,四点半,回到老城区应该还能转个南关清真大寺吧,当下搜了搜路线,顺路,去吧。
然而,这个清真大寺让我有些失望,进门10元,里面的展厅内容比较官方,没啥意思,此外就是正殿,有些回民正准备颂经,总觉得这是人家的习惯,在一旁参观怪怪的。拍张照证明来过也就算了。兴味索然的我,也就匆匆离开了。
回到旅舍,果断洗漱完毕,把明天的线路计划好,挺期待镇北堡影视城的,调好闹钟。准备就绪后,便整理了一下手机的照片,上传到电脑,把第一天的游记写完,搞来搞去到了12点,安心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