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快要放暑假时,我就已计划带女儿回我老家住几天,看望我的爸爸妈妈。想想也只有寒暑假带女儿回家,真是少的可怜,以后一定常常回家看望父母。他们身体虽好,但是每次见他们,都会有些许变化。
想着红砖红瓦红门里的爸妈在等着我们,吃完午饭便开始收拾东西,衣服、洗漱用品、书、小玩具,刚好装满小红皮箱。
女儿比我还着急,她着急的也许是坐车的体验,也许是姥姥姥爷对她的疼爱,也许是提前下载好的电影,坐车时看的。
18:05的火车票,从家坐公交车加上地铁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我计划15:40从家出发,焦急的女儿不停的催促,咱们走吧!快点走吧!15:00我们就出发了,到北京南站吃了肯德基,取完票,离检票还有20分钟,检票口旁边一饮品店,音乐舒缓,木制长桌,中间凹槽里咖啡豆浓香扑鼻,大大靠背椅,一杯草莓奇诺冰瞬间抽掉一身的热气,女儿每次吃东西第一口总是给我吃,我也是欣慰接受,妹妹匆匆赶过来,和妹妹一起约好火车站检票口见,一起作伴回家看父母。女儿递过草莓奇诺冰,小姨你喝,很冰爽,很美味,在小姨推托中,女儿塞到她嘴里,妹妹回味中说着好喝,琪琪喝吧!
检票、进站、上车几分钟完成,高科技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不仅仅体现于此。我边上一个操着山东口音的大姐,带着孩子磕着瓜子。这个操着乡音的女人一点也不可爱,我和女儿票挨在一起,妹妹是对过靠窗位置票,妹妹和她换座位,她没有同意。我们就这样分着坐,时间过的很快,女儿看完《花木兰2》电影,就该准备下车了。出了高铁门下楼梯,转过弯就出火车站了,在爬楼梯上楼,提前约好的弟弟已在那里等待我们,带斗小货跑起来,也不算慢,开车窗有天然空调风迎面吹来,停车手动摇扇摇起来,穿过德州市区,经过德州电厂、化肥厂,就驶出山东,来到了河北省,下了省级国道,进入县公路,县公路行驶顺畅,进入村村通公路,记得十年前回家,拖拉机驶过,汽油味夹杂着尘土扬起,路边的人们捂脸向后退倒退几步,而今土路的村庄,几年前就享受了国家好政策,有了村村通公路,有的能干的村官,村里的小马路也铺了油漆工路。下了火车一个半小时顺利到家。
爸爸妈妈,是质朴无华,勤劳人民的代表。
爸爸头发花白,小小个子,两脚走起路来内八字,老远就能听到他突啦突啦的走路声,一说话嘴角常常带着微笑,笑起来给人最深刻的是横在额头上一条条深如沟壕的皱纹,还有那黝黑黝黑的冒着油的皮肤,脖子下晒的发红的皮肤形成一个大大的V字领,时间在他身上没留一点情面。
家里兄弟姐妹六个,他照顾爷爷奶奶时间最多,是奶奶眼里的好儿子,我们家里的经济来源,发我记事起,爸爸干过泥瓦匠,他不是普通的泥瓦匠工人,夯实基础、看图纸、测量、砌砖、刮腻子样样精通,他干活细致,经常有人来家里请他去干活。在我妈生完我小妹后,妈妈一个人带三个孩子很累,爸爸从此没在出门干过活。从东北坐几天几夜火车来家里请他干活的人,在我家住了两天,劝说的话说了一大堆,也没有打动他放弃在家务农,记得小时候种地还需要交公粮,一年种地下来仅够度日,爸爸每天出门干活,一个月能挣300块左右,爷爷生病吃药需要钱,抚养三个孩子更需要钱,养育三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爸爸就是不想让妈妈太累,担子在重他也得扛起。生活虽苦,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在爱中包围的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爸爸人缘极好,邻居家缺什么农具,首先来我家借,村里有盖房、娶亲、丧病的事也都来找他帮忙,只要他有时间一定去帮忙,农忙季节,夏收小麦秋收玉米时,经常有人说,忙不过来说句话,我给你拉几车。浇地也都是几家挨得近,我家按装拖拉机,水泵抽水,那几家就别动车了,挨个浇上,搁一个人看着别跑水就行了。
爸爸还跟二姑学过做饮料,在家里开起了小饮料厂,家里还请了几个村里的人干活,那年我七八岁的样子,我还帮着贴商标呢。院子里大大的氧气瓶,空汽水瓶一箱箱,刷瓶子水池,沾满了不大的小院,屋里压瓶盖机器,天平秤,食用颜料,不使用时变成我们几个孩子的临时玩具,尤其颜料最受我们的欢迎,趁大人不注意,我们就偷偷拿手指蘸点颜料,在脑门儿上点一个红点,美美的跑出去玩儿。因为生意好,被眼红的人举报,工商部门来查,卫生许可证没办,查封停业,农村条件有限,很难达到卫生标准,爸爸就没在继续走这条路。他也尝试过做点小生意,但都没成功,人家做小生意都能挣到钱,他忠厚老实,斤称给足,认识人就不要钱,到最后白耽误时间。他也就不再做了。直到现在他一直执着的和土地打交道。
妈妈瘦小的身躯,大大的眼睛,黑亮的头发,白皙的皮肤已经不存在了。善良贤惠的妈妈是个持家过日子的好手,小时候家里仅靠地里庄稼收成,这点钱也得盘算着花,我们穿的鞋是妈妈做的,衣服是妈妈裁剪完用蜜蜂牌缝纫机匝的,中午、晚上休息时间,妈妈也闲不着,早晨吃剩玉米粥,老家叫粘粥,把大人穿旧的,小孩穿小的衣服,剪成布片,铺一层布刷一层粘粥,铺一层布刷一层粘粥,直到糊成一厘米厚,老家叫糊隔掰,放柜子上晾着,第一步完成,凉干的隔掰照着纸质鞋样,延边画线,剪下的鞋底用粘粥拿白布条包边,上下两层覆盖包全,晾晒干后纳鞋底,纳鞋底可是个技术活,用锥子先锥个眼,针线穿过后底面系一个疙瘩,疙瘩布满整个鞋底,一个个棱形格子美观且防滑,这最后一步也挺关键,把剪好的鞋面布由内侧一针一针缝好,大人鞋和男孩子就是普通的深口黑色单鞋,女孩子的鞋就多了种样式,浅口带帕系纽扣,以亮丽颜色为主,妈妈最喜欢给我和妹妹做大红色的方口鞋。现在熟悉的千层底布鞋,只能留在记忆里了。做鞋是姥姥教的,她做的很合脚这不奇怪,裁剪缝纫没人教过,她照着我们穿小的衣服,比着大出两号来剪下,登起缝纫机咔嚓咔嚓匝起来。他手艺越做越好,时而还来点小惊喜,做个松紧腰的小外套,带蝴蝶结兜兜的小衬衫,上学的书包我和弟弟妹妹都没买过,都是妈妈用缝纫机做的,方方正正的包包上两根肩带,布料厚实耐磨,淡淡蓝色上面还有几个花朵,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有在外面上班的同学爸爸,给买的双肩书包,我们都觉得好是稀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