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ulia
老师们提问:“长大了想要做什么?”有人说,宇航员,教师,科学家,医生,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长大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竟然是如此普通,在人群里并没有什么稀奇。
仿佛从生命中的一开始,我们就在和“稀缺”做斗争,学校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总是少数,总能得到老师的厚爱,恋爱,工作都需要积极争取到自己的意中人,实际上,这无不透露着稀缺思路,所谓“稀缺思维”,或许是我们从原始人时期带下来的人类本能。那个时期生存环境残酷,实实在在就是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所以,不断需要「更多」,永远谈不上「足够」谈不上「节制」。
可为什么生而为人,却各有不同,都在一间教室上课,却获益不同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穷人和富人缺的是思维模式,和心态。我家有一个亲戚,他一开始就是做小生意,摆地摊,做点小买卖,成天忙忙碌碌,起早贪黑,他还算是有点头脑,卖的小商品都是从广东进货回来,因为在当地比较“稀缺”,衣服质量,商品质量都算不错,回头客也很多,慢慢他的生意就越来越好。又过去许多年,他发财了,成为我们家族最有钱的人,从此扬眉吐气。虽然他富裕了,可是思想上仍然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在他的世界里仍然是保守,节约,即便是很有钱还是坚持自己扛重物,不请工人,长年累月后落下一身伤,后来的某一天,他心脏病发猝死。年仅40岁。
穷人的思路总是会觉得自己差钱,而富人的思路觉得自己差的是时间。稀缺不仅意味着人们没有失误的空间,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亨利梭罗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因为有需求的压力重压在心头,从而造就了他们自身的内化尺度。
有方法可以改变“稀缺”的困局呢?
我学生时代,班上的有些同学家庭条件很差,每次连学费都交不上,父母勉勉强强地让孩子读完初中后,死活都不让孩子继续读书了,说要参加工作帮家里缓解压力。这是因为穷人不仅缺钱,还缺带宽,缺格局。如果一味地告诉他们大道理,根本是改变不了他们的,除非用他们身边数字的案例,故事来教化,否则他们在死胡同里面也是出不来的。
时间上的稀缺资源,就是马上去做,设定好固定的时间,集中主要精力攻克,而不是在那里不停地磨洋工。时间是宝贵的,稍纵即逝。如果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最好就是马上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