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这节课我磨了两次。现在回想起来,第一遍的磨课就像在茧中挣扎蓄积力量,第二遍磨课正如柳暗花明。
一、去年磨课,茧中挣扎
去年11月,我非常荣幸在刘老师与光荣小学科学团队、新教师志愿团队的指导与帮助下,经历了新教材四年级上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的第一遍磨课,这一遍磨课我前后共试讲了三次,每次试讲,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一)磨课中的收获
1.收获一:
初次试讲,在刘老师的分析指导下,我的教学环节设计做了如下调整。
因为,吃蛋糕学生感受不到食物依次经过的器官,存在误导学生情况,达不成探索学生前概念目标。因此换为吃饼干,并提问“吃进嘴里的饼干去哪了”,这样修改让教学过程顺畅了许多,我也感受到了一堂课目标定位准确和环节设计科学的重要性。
2.收获二: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有目的有规划。因此,在自己的教学详案中,刘老师提示我应把课堂上的细节以文字方式固定下来。如巡视时要有目的,巡视路线、巡视时观察什么,这些都要写清楚。
3.收获三:
第三次磨课我认识到了课堂上的评价语言的科学性至关重要。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表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这个人。因此,我在正式上课时,采用了这样的评价语言,也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二)遗留的问题:
经历了第一遍的磨课,我在以上三个方面都有所成长,但课后评课环节抛出的问题,也让我对这一课有重新的理解。
对第一遍磨课过程进行梳理,我遗留了以下问题:
二、今年磨课,柳暗花明
为了解决去年磨课遗留的问题,今年,我又把这一课拿出来,进行了再次打磨。
(一)今年磨课时发现的问题:
在今年磨课时,我在备课—试讲—反思中又发现了我未曾挖掘到的问题: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结合第一遍磨课的经验, 再次阅读教材、教参,深挖教材每个活动的细节与设计的意义。以此来做出教学改进,解决第一次磨课遗留的问题。
针对问题1:“健康教育部分,我们是否不能吃太硬的食物?对于长牙的小朋友就是要适量吃一些硬的食物”。教材提示部分是这样描述的:
基于以上的解读,今年磨课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模拟胃工作时,实验材料准备了切细的生胡萝卜与大块的生胡萝卜,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在教师引导下,便能知道,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硬食物,会影响胃的正常工作。
问题2:观看视频,了解各消化器官功能,学生看一遍,记不住,说不清。那么,这一问题,对应教材,应该是这一活动中解决的问题:
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处理的:询问学生,用什么材料模拟食道、胃。再总结食道结构特点是管状,胃的特点是袋装。模拟实验结束后,学生可以知道,食道和胃的功能与结构特点是有关系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图文资料认识其他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学生还可知道小肠细而长是为了让食物待的时间久,便于充分消化吸收营养,大肠短而粗便于食物残渣压缩排除体外。解决了问题3“教参提示:“大肠结构短而粗,小肠结构细而长,这与大肠小肠的功能有关系”。
对于问题4:食物消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只有消化道各器官的参与。这一部分,并未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
我是在课后提供补充学习视频以及导学单,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今年磨课感悟
以上就是我在第二次磨课中通过解读教材教参,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我体会到了:(1)磨课没有捷径,扎实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柳暗花明的积淀;(2)挖掘教材活动设计的意义,更能明确教学目标(3)对标教参解读每个活动,可以明确学生每经历一个活动,需要解决的困惑与习得的新知。所以说,教参是真的好用,但前提是得多读、细读呀。
三、两次磨课经验浅谈
两次磨课,研究教材、备课、反思、一次又一次不断地修改完善教案,这一系列的过程是思想交流和情感对话的过程,是一次次痛苦的超越后逐渐逼近本真的过程。每一次思维碰撞后的顿悟,都让我品尝到更进一步的喜悦,每一次理念偏离后的矫正,都让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
若是现在再让我去研究一节课,我想,我是不会畏惧的。这次同一节课磨两遍的经历告诉了我,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准备一堂课:
1.对照教参,精细阅读教材,分析本课的单元地位,教材内容,特别是教材每个活动设计的意义;
2.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定初步的教学目标;
3.根据初步教学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学情调查;
4.根据学情调查的数据,修改完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
5.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写清楚每个环节的细节;
6.进行教学实践;
7.根据教学效果(如课堂反应、测评结果)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
以上便是同一节课磨两遍的心路历程,也是我个人片面的见解,非常期待各位老师在听完我的汇报后,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