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以前自己是个孩子的时候,回忆起更多的就是叛逆,不服从,胆怯,封闭自己。现在长大了,同样作为孩子,也作为父亲,我时常想着如何才能更好的跟父母和孩子相处。“父母希望孩子有礼貌,他们却很粗鲁;父母希望孩子整洁,他们却很邋遢;父母希望孩子自信,他们却对自己毫无把握;父母希望孩子快乐,但是他们却经常不开心。”这些问题好像就是我以前小时候的真实写照,事实现在也是如此,不过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判断、独立和责任。过去不会重复,我想怎么能和自己的孩子相处,避免这些问题,我该怎么牵着孩子的手?
初次读了这本书,虽感觉不系统,但是里面很多例子确实让人值得去借鉴和思考,以下几点是我读此书后引起的共鸣:
1、父母跟孩子对话,请不要站着,保持蹲着的姿势,让孩子学会感知人人平等;
2、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行为,不然只会让孩子产生距离感和怨恨,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3、称赞要谨慎,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她们的品性和人格(你真是个好儿子,真聪明……);
4、多指导少批评,在指导孩子时,我们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批评时可能会攻击到孩子的人品和性格,当孩子出了问题,最重要的是有回应,而不是反应;
5、拒绝辱骂孩子,但我们有权愤怒,愤怒不代表攻击人品或者性格;
6、孩子又权表达喜怒哀乐,当孩子生气时,只有情感上的安慰,他们才听得进去,事后才是讲道理的沟通;
7、面对孩子的谎言,很多时候是害怕,理智的处理方法是对他真实的意图表示理解,而不是指责说谎;
8、培养孩子的发言权和选择,学会独立的好方法,不论孩子大些,试着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衣服等物品;
9、零用钱,给孩子提供使用金钱的经历,从中锻炼孩子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不应该作为奖赏或做家务的报酬,零用钱的数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10、父母不是用来打的,孩子也不是用来打的;
11、处理孩子的妒忌,让孩子接受新的家人的办法不是平等对待,爱要唯一,而不要均一;
12、面对死亡,诚实坦白,而不是“美丽的谎言”,孩子也不应该被剥夺痛苦和哀伤的权利;
13、对性的传递,不排斥,当孩子意识到主动提问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正面做出合适的解释,而不是隐瞒;
14、养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熟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爱不是占有,爱是陪伴。
20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