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WISH I WERE HERE
ISBN: 9787201159713
内容简介:
[未读·思想家]资深意见领袖、哲学教授剖析信息时代的危险,用哲学拯救我们破碎的自我,解答无聊与生活的关系。
沉迷于刷屏?不断滑动屏幕寻找难以捉摸的精神刺激和幸福感?这位多伦多大学的哲学教授、多产作家,为我们面对技术的不断沉迷,提供了一剂哲学解药。——加拿大主流媒体 《环球邮报》
技术从不中立。
网络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拽着你沉迷,或因为痛苦,或因为贪求刺激,但本质上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无聊。
叔本华、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也不曾预见,人类的无聊可以被网络放大到如此地步。在这个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
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红色药丸,还是选择蓝色药丸?
作者简介:
马克·金维尔(Mark Kingwell),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加拿大非常活跃的社会评论家、资深意见领袖,《哈珀斯》杂志编辑,《环球邮报》《女王季刊》撰稿人。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出版作品19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在1997年获得著名的“斯皮茨奖”,2002年“全国杂志奖—论文写作奖”,2004年“专栏奖”。2018年获封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研究领域:社会与政治哲学、建筑与设计哲学、艺术哲学、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作者挺无聊的,居然写了关于无聊的书,但是这绝不是一本无聊的书,反而有很多尖锐的思想,反思我们这个信息过剩的社会
# 能在繁芜冗杂的信息字节中提炼出一个问题实属不易,但好多人提出了问题之后就禁足在问题本身,这就像松开了野马的缰绳撒手不管了。反省的价值固然深刻,但只耽溺于反省的空虚是一种没有享受的幸福,一种浮于表面的深奥。还是得拿出一段时间一通精力逼迫自己去做点什么,哪怕收益甚浅,哪怕是短暂的欢愉,起码也是能抵抗这人生啊,这不可抵抗的无聊。
# 内容如封面装帧版般Bling Bling银光闪耀!
贰: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本书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多少有点超前的意思。
我当然不是说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并不感到无聊,恰恰相反,生活中的无聊时刻同样堆积于我们的精神世界,然而,同为低福利如斯的东亚社畜,惶惶琐事,点点温凉早已挤满了生活的大半时空,也许我们并不觉得生活有多充实,但的确没有“无聊”的时间与精力。于是自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经由海德格尔直至阿多诺所反思省觉的“哲学之源泉”已成为我们心向往之而不可得的生活方式。
然而,真正读罢此书,我不由惊异于自己对自身无聊生活的不自知。是的,尽管我每天“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但我的生活的确充斥着无聊,而且无聊着的不止我个人,还有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无聊这一点上我们并不输于邻国的“平成废柴”,甚且过之,所区别者,不过是形式上的不同。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无聊?想当年为孔夫子所憎恶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便是无聊。于是无聊生于自我意识的遮蔽乃至丧失,不论那遮蔽物是“996”式的加班还是脑残的娱乐节目。生而为人,以创造价值为生命之终极目标,而其价值又以自我为纯粹的标准判断。世故人生实践就是为了营造一个绝对的自我世界,于是我们需要权力或金钱。说得更绝对些,自我以外,皆是虚妄。然而个体最大价值的醒觉并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所谓无聊便自上而下地产生并传播开来。任人融入一片群体的虚妄中随波浮沦,无所用心于自我。
有鉴于此,马克·金维尔于是尽量含蓄地指出,真正使我们陷于无聊的,正是资本与权力的合谋,假以信息时代的技术手段,全方位360度无死角地零切碎割着每一社会个体的自我时空,通过将工作与消费之手段混淆为生活目标,从而颠倒着我们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不错,无聊并非个人之事,更非阶层出身或什么原生家庭之过,其实质正是自上而下的社会罪恶。
随着科技的继续进步,资本与权力、娱乐与工作乃至私人生活紧密相连,共同织就罗网,日益困扰着我们,化为微信群里发不完的工作通知,化为填不尽的电子表格,化为不断泄露的个人信息……于是我们赤裸柔弱地置身于茫茫虚幻之中,承受着实实在在的压迫。
而新一代觉醒的卢德主义者们的处境似比他们的工业时代前辈更加艰难。抵抗之无用,战斗之无对象,个人的困境更深刻地反映了网络时代的强力意志。
我们终将或主动或被动地在忙碌与手机中无聊至死,而作者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或许这一困境本就无法根本解决,或许存在着根本解决的办法但作者不便说出。无论如何,我们在茫茫无聊的间隙,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肆:
作者旁征博引,迷迷糊糊看了两遍还是觉得似懂非懂,大致总结一下吧:
1. 由于真理的缺失,导致了本质上的绝望空虚,以及随之而来的无聊。
2. 高科技企业没有任何动力保护用户的隐私,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利用用户的无聊获取最大利益,因此使用各种设计将用户牢牢绑定在“界面”之上。(google所谓的“不作恶”信条何等的天真脆弱,以及虚伪)。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矫正架”,然而此类措施多么容易成为强权的借口,大家都很清楚…
3. 每当我们感觉到无聊的一点点苗头,或者仅仅为了“预防”无聊,就会寄希望于界面来逃避无聊。但是深陷于界面的无止尽的滑动点击中,我们却越来越狂躁,得到满足后回复空虚的时间越来越短,最终会陷入对于欲望的渴望:为什么面对整个互联网的资源,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4.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界面上寻找欲望的同时,其实是在逃避自己的真正欲望,思考/实现它太劳累太痛苦(甚至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逃避到看似甜美的界面中。界面允诺了一些看似甜美轻巧唾手可得的替代品,但是我们吞咽得越多便越心知肚明:这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在这里点击滑动的同时明明可以去采取真正的行动。
5.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直面无聊,不要试图逃避。直面无聊就是直面自我,思考、分析、行动,去追求自己的真正欲望,才是对抗无聊的最终方式。过程当然痛苦,但比起界面虚假承诺带来的无尽空虚,我们终究只能直面自我。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简书个人主页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