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演讲课》2019-10-22

《半日演讲课》
文|闻禾
2017-11-24

思彤老师

Part 1

紧张情绪疏导与演讲登台

登台有方
头位:出场时,手持话筒中间部分,肩部放松,手持话筒中间;上场姿态:优雅而挺拔,得体大方;
眼睛:目视前方或侧向观众,微笑走到话筒一侧;
应在开言之前,行鞠躬 礼;切忌边说话边鞠躬;
鞠躬完毕,移步于话筒后,在“三定”状态下,
开场问候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三定”即站定、看定、笑定(详见后)
紧张情绪****~疏 导~*****“紧张”来临*
哎呀,马上该我了!各种不对劲儿,要讲的内容咋一个字都想不起来?心揪到嗓子眼儿了,对不对?
我怎样到的台上?众目睽睽,令人窒息
天!我的腿是谁的?我的声音是不是中电了?我的手,怎么得了帕金森了?
都讲多一半了,咋还忘词了呢?
完了,完了,完了,接下来该说什么啊?大脑空白,一个字都想不起来!
过度强化自我演讲的重要性,过分关注
自己都会导致紧张发生。

刻意控制~NO!
** 疏导~OK**
让紧张跟着“办法”流走,溜走~
什么办法?
找个地方溜达溜达;轻声或者大声地(若允许)试演讲你将要演讲的演讲;


调整呼吸,吸气鼓肚,呼气收腹,瑜伽式呼吸,徐徐慢慢,不由你不放松~
口部运动,噘唇展唇饶舌,打口腔;
背诵普适性文段,以备补台,从而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
手、抓地、抓讲台(勿搓)、抓PPT、抓人(抓人上台,“腾出”自己趁机到讲台看稿)

手势:大臂带动小臂用力,其他地方自然放松,跟着演讲的语言内容,配以适当的手势。其实每个人天生都有手势和语言的协调相配能力。

什么是演讲

思彤老师说,演讲是一种沟通方式,是“一对多”(一人对多人)的沟通。不同于之前所听,“顾名思义,演讲是讲与表演的双重艺术。”

怎样写演讲稿

先将准备演讲的材料,说出来;并记下所说的话。整理润色成演讲稿,从而避免口语书面化。

演讲“三定”

站定:不是“呆板而立”,而是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站立稳定,稳中有动。台风追求~“大自在”。

看定:眼神看谁、看哪儿均可,一段时间后可以移向别处,演讲就是在聊天,是你跟大家聊天,也可以是你跟你“看定”的人聊天,一对一!

笑定:对镜练习,找到最美微笑点,固定,搬到台上来。

演讲有技巧~掷地有声,长短交错

力求简单,不求面面俱到.不求讲了多少,而关注大家在乎什么。讲一个故事,能讲透、讲明白,就高明;

“大、长、停”:说话的声音要大;要害词语或重要节点需加长时间,沉默停顿,继而悠悠道来,或呼啸而出。停顿“强调”类似于欲擒故纵,甚好出奇好哟;

亲切和蔼与充满力量的表达:语平则亲和,语气掷地加重,则有力量。不信?试试~

“老师,我想试试!”

练,练,练

每天10分钟,天天如此,养成习惯。

演说家,在向你微笑,向你招手~

课堂练习场景1
课堂练习场景2

“手势与发声”

练习用素材
1)哥挎瓜筐过宽沟(发声)
2)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人才,我们要做有口才的人才。(发声与手势)

课堂练习场景3

3)前天我想到了,昨天我说到了,今天我做到了,明天我将得到丰厚的回报。(发声与手势)
4)我担着担子向前走。走啊,走;好像担了两座山,但我还是担着,担着;双脚像踩在棉花上,我依然担着、担着、担着......(有关“停”)

Part2

** 教你讲故事**

1、讲什么?讲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故事;讲让自己热血沸腾的故事;......讲有感觉的故事;没感觉要变成有感觉的讲。
2、投入——头脑里有故事的画面,边想边讲,时间、地点、人物......5W1H.
3、互动时间,谁来讲

分享“我童年的一件事”
刘 涛:离家出走500米
思 彤:风雨陪我登蟒山
闻 禾:第一只钢笔的背负
蒋 赛:虫子蹦极
刘 鑫:项链石
包天舒:营救雏鸟行动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

思彤:机遇与挑战~风雨蟒山

思彤有情绪,喜欢登山。山风习习,山花烂漫,宛如杜甫“解忧”的“杜康”。登山,可以释放情绪、安抚心情。
会当凌绝顶,山鹰穿云腾。立定巅峰,空旷开远,气流绕指,溪流环山,心门在自然的推动下,很自然地也就打开了,情绪“置换”......
思彤说,那次她的心情非常差,天气的心情也不好,天空黑压压的,暴风雨即将“发作”。思彤执拗地走出来,她要去登蟒山,她需要释放。而路人眼神或者劝告,更是激起了她的叛逆和倔强,对,就去,非去不可。
她刚到蟒山,暴风雨如影随形,也到了。在暴风呼啸、大雨滂沱中,爬了一段。前不见背影,后不见来者,蟒山山道上,除了风雨,她是唯一。怕,铺天盖地而来,促使她调转方向,向山下奔......。
没成想,刚到山脚下,却遇见一位登山人。她不解,他解释:“平时很难遇见这样极端的天气!一直想在暴风雨中登次山,终于来机会了。”
“他行,我也行!”她再次转身。狂风催征,骤雨擂鼓,她劈风斩雨,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是的,一次都没歇,一下都没停!而平时,少说也得歇个三、五次。
惊喜,在他们一登顶,即准点送达。也许“惊喜”是跟他们一路相随,同时登顶的。“风停,雨住。”讲到这里,思彤停了下来,停了很久,方听声波微荡,声音再起:“彩虹来了。”
非常独特的视觉大餐,非常壮观的蟒山之巅!我们在思彤的语言里想象,想象、感受并仰视雨后的山巅。而思彤,她却真实地置身其间,是风雨的经历者,是彩虹的见证者!
“据说你们将要举办英语竞赛与企业文化故事演讲活动,机会难得,何不试一试?!经风雨见彩虹,不尝试怎么知道不行!”
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很自然地自设了一场“暴风骤雨”,阻止了自己的“登山”前行。但如果执拗一把,尝试一下,来一次“爱咋咋”的自我突破,或许将收获一次美丽的邂逅,或许将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喜出望外的自己,盖章一次“不寻常的蟒山之巅”。所以,请不要关闭“尝试”!

刘涛: 500米的离家出走

涛涛大约四五岁时,跟妈妈生过一次气。
为什么生气,却完全记不得了。只记得涛涛非常生气,而且一气之下,就跺跺脚,甩甩手,下定决心,来了一次“我要离家出走!”
只是她“离家出走”的路程,大约也就500米。是害怕了,还是舍不得?她自己又悄悄咪咪,偷偷摸摸地返了回来。没人了解这“小小人儿”离家出走的心思,也没人发现她离家出走的行为。
丫头,你可知道,你一直都在“如来佛”的控制流里,想逃出“爱的手掌心”,也是不大容易的 !
无论走出多远,都不会忘记回家!
童年时,离家出走的小秘密,是涛涛的珍藏。偶尔想起来,嘴角总会情不自禁释放笑意。

刘鑫:最美的项链

“那时,我住在奶奶家,......”最有演说家资质和天分的刘鑫大美女,分享了一个她童年“窃美”的秘密。“一天,我妹妹戴了一条珍珠项链。”在小女孩的眼睛里,戴了珍珠项链的妹妹,美得不要不要的。小刘鑫好“馋”啊,“馋”死了!馋那样的美,馋那美丽的项链。
终于,小刘鑫按捺不住的“爱美欲望”,在妹妹睡着时,“膨大到了最大”,她要下手了!由于担心被人发现,又怕惊动惊醒了妹妹。天呢,摘个项链,手咋还打滑,还出汗!但皇天终不负爱美童,项链到手了!
戴上项链的小刘鑫,恨不能飞起来。蓝天悠悠,白云田田,鸟儿振翅,柳枝迎风,小刘鑫跑到大街上,不但眉飞色舞,蹦蹦跳跳,还刻意伸长脖子,力争让项链飞舞起来——天下谁能有我美!......
小刘鑫自己美,更想展示美,分享美,希望大家都觉得她最美。
她不但最美,而且醉美,美醉了。
陶醉在美里,陶醉在项链带来的极大的兴奋里,小刘鑫引来了路人问询的眼神——这小孩咋了?遇见啥事儿了?那么兴奋!
然而项链不是自己的,美滋滋的小刘鑫心里并不踏实,她担心妹妹醒来,担心会被发现......
小刘鑫回到家门口,她听到了妹妹的哭声,她想把项链送进去,但她却没有勇气,各种怕,各种顾虑......
她将那条代表了“最美”的项链,悄悄塞到了奶奶家门口的大石头下,意图制造“妹妹玩耍时,不小心遗失了”的现场。
从那儿以后,奶奶家门前的大石头,就“住”到了小刘鑫的心里,伴着她长大。
“如果我告诉妈妈我的想法,妈妈一定会给我买一条,甚至买很多条,各种颜色的;如果我跟奶奶说,奶奶也一定会买给我。”
刘鑫“搬出石头”,告诉大家,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拥有“项链”并不难,因为少了沟通,就难成了“大石头”。所以,沟通吧~

蒋赛:惊~虫子蹦极

“在多少人面前讲话都不紧张的”蒋赛小伙儿,特别放松地分享了他的“足球少年历险记”。儿时特别喜欢踢足球的蒋赛,经常受妈妈“牵制”。但妈妈的阵法对小蒋赛而言,又过于“小儿科”,总之他总能如愿以偿,在长了两棵大树的“操场”(一片空地)上成功“蹴鞠”,而且小蒋赛还设置了特别的球门。
惊心动魄的那次,他说,当时他玩得很嗨,而在他“正当起脚准备射门儿时,脚面上,‘pia’地炸了!”一条虫子,一条从树上掉下来的虫子,不偏不倚正好掉到已经离开了地面的脚上,登时炸开了花了。
“我一直都怕虫子。至今......”
——童年阴影常挥之不去,因幼小的心灵不足以“消化”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东西。

包天舒:营救雏鸟行动

“走在路上,见路对面树下有个东西在动。我就走了过去,发现是一只雏鸟,抬头看见树上有鸟窝,不知它怎么从窝里掉了下来。”
小有洁癖的包天舒,为了避免自己的手与雏鸟零距离接触,便打开一张餐巾纸,用餐巾纸去托、包雏鸟。因为鸟儿极不配合,他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将这只小东西移放在一个安全且显眼的地方。他希望自己离开后,能为鸟爸妈成功救助它们的孩子提供方便。
他远远观望了一阵儿。
再回来时,雏鸟已不见。他想,雏鸟被救了,安全了。他的一颗心,也就放下了。
总结施救雏鸟的经历,小包颇为感慨:
1)未知生惧怕——施救雏鸟的过程中,它始终是惊恐抗拒状态,是非常害怕的。我是来救它的呀,但它并不了解我的想法,直觉“陌生的就是敌对的”。
2)不要过于奢望亲人的爱~在与雏鸟近距离接触中,雏鸟的爸妈,始终在附近惊叫,而并未冒险冲下来救它们的孩子。危机关头,爱还是有距离的。

闻禾:第一只钢笔

“我上小学时,家里非常穷。穷到本子、铅笔都要拿鸡蛋换。”闻禾说,她四年级时,因为勤工俭学,有了她的第一支钢笔。
然而这支令她十分自豪、万分得意的钢笔,丢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
后来,她发现坐在她前一排的一位女生,在用她的那支钢笔。
她气急了,强势以对,“你敢偷我的钢笔,还给我。”
也许人家是捡的呢?只是没有拾金不昧罢了。需要这样咄咄逼人嘛!
就这样,闻禾夺回了钢笔。
但“小学毕业晋初中”时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说是钢笔事件的后遗症,这件事让闻禾内心不安,终生抱愧。
那天,小学校长找闻禾商量,问她能否自己解决上初中(闻禾可以的)、而将名额让出来。但得知名额是给那个“偷笔贼”时,本来就不大情愿的闻禾,果断拒绝了。
“因为我的狭隘,她真的就连初中都没上。”
“得饶人处且饶人”,一支小小的钢笔,始终都是闻禾的纠结与背负。
感谢您的耐心与悦读,是不是很想谈谈您的感受?是不是也想讲讲您的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