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了考研,我呆在宿舍里实在是无聊的不行了,就跑去教学楼蹭了几节非本专业的课程,但,坐在教室中,看着教室里百姿百态的学弟学妹们,又不禁感慨到“恰同学少年,睡意正茂,书生傲气,叱咤空间,指点文字,激扬热搜,粪土当年刘阿斗”。
我也曾那样消极地对待过属于我的课堂,我也曾是别人眼中的“刘阿斗”,但在蹭课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个让我很有感触的名词,叫“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觉得这个讲师就践行的很好,他用自我人生的选择来为学生们解释了什么叫做人生不同阶段的“机会成本”,虽然耗费了不少时间,但是于他于学生们而言,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拿我来说,课程结束后,我有很认真的在思考,我做出的这个选择,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以前很多人都觉得我疯了,其实我也觉得我疯了,一个基本上不怎么上课,每天窝在宿舍的人居然想去考研,家人朋友都劝我放弃,但是,不疯魔不成活,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加入考研大军的决定。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拿着一本本新书站在教学楼楼梯口的时候,浑身不自在,想着放弃吧,考研可能真的不适合我这种懒散了太久的人,可是当我看着楼梯里其他考研人在那忘我的背书,我猛然觉得这可能对我来说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的机会。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熬过了最难过的阶段。
这场战役,不同于高考,它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座独木桥,有的人可能轻而易举的就走了过去,但于我而言,我是双手吊在桥上,在桥的下方过桥的人。在整个备考过程中,由于大学的荒废,很多专业知识我一窍不通,尤其是高数,对于一个数残来说,简直是要了老命,万幸的是我遇见了好的老师,他们在了解到我考研所面对的窘境后并没有打击放弃我,而是给我鼓励,轻声说,“有需要告诉我,也可以来听我的课”。可能对于老师来说,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他们的职责,是天命。但,他们的那份坚定的支持,是我无法用言语能表达的感动。
即使在一些老师的帮助下,我还是学的很艰难。别人可能是在复习,而我却像在预习。我有时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睡不着时,就会懊悔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总在想‘如果当时学了就好了’,但是人生哪有什么后悔药啊,那些错过的一切,日后总会以遗憾的形式汹涌而来,总归还好,人生还是要大致向前看,还要继续走下去。
因为起步晚,总是要比别人多学几个小时;因为没有固定教室,总是要站在楼道里背书;因为舍友们都去实习,宿舍里总是剩我一个人。我知道这是一种代价,世界在不公平中保留着一种公平机制,这是我必须为前几年的疯狂所要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合情合理。
回想那时的自己很幼稚,将不学习,逃课,打架,混酒吧等行为也会自己不同于别人的闪光点,这些行为可能也符合那个年纪所应有的疯狂。但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想说,大学,绝不是一个年轻人应该疯狂的阶段,并不是所有人的人生起跑线,都是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所界定的,我见过很多专科生,他们毕业之后的工作都比大部分本科生的工作还要好,他们没有什么诀窍,他们不过是将高中不足的地方,在大学中以成百上千倍的努力去弥补,所以,他们才活得如此精彩。
蔡康永有那么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换个角度,如果你18岁因为不会游泳而错过了喜欢的人的邀约,那么你十八岁那年就去学习游泳,那么你下次遇见了下一个喜欢的人,你会不会尝试着去约你喜欢的人去游泳呢?
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大家不懂的是,这样的“弥补性机制”也是有限制的,而“年轻”就是这个机制的启动资本。
人在年轻时犯的错误,机会成本都很低,不过是重头再来。但老了之后,你所要顾虑的东西太多,无法接受失败的后果,所以啊,趁着年轻,多做些尝试,要相信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