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点开各种各样的网页,各种应用的推送消息,不知疲倦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运作。这是信息时代的洪流在我们面前翻滚,即使是从中看到几朵小浪花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时代特有的宏大趋势。每个人即使看的再多也不能看尽其中的1%,即使在怎么博学多才,还是会在网上看到颠覆自己认知的观点。
但往往随之而来的是身在其中的无力感。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每次在脱离具体目标只是在网上漫无目的的闲逛时,在某个时候一次偶然的点击后,发现了一片与自己的观点很有共同语言的文章,你沉浸在其中,依依不舍地把文章通看多遍。甚至在意犹未尽之余还要写一篇长评来宣布自己从中得到的收获之大。再更进一步,想和作者直接论述一番自己的感受和其它看法,但是到了这一步往往会碰到许多阻碍-你可能根本找不到与作者交流的入口,或者是作者轻飘飘地几句话就把你打发了。从其中完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感受。
我常常有这样的感受。
网络上的信息虽然是种类繁多而流动的,但是同时也是为每一个偶然打开网页的人所写的。没有什么内容是直接与我们个人互动的。虽然那个世界就好像是完全开放的,但是到了某一个层次就会有一堵透明的墙挡住我们,眼睁睁的看着里面的一切发生,却无法改变其中一丝一毫的错愕感。
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对于作者来说,用户只不过是陌生人。以这种陌生人的立场谈话基本上是不可能深入到自己想要的那个层次的。
或许别人是有工作的,没空搭理这些事情。
但是,我觉得下一种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那就是即使作者把写出来的东西放在互联网上,也只不过是把原本需要用纸张印刷出来的出版物直接投放在网上,我们还是在看某种意义上的“纸质书”。有一点需要注意,作者在把稿子交给网站的一刹那,网络就接管了这些文字的所有权,在这时,我们以为的作者其实不大关心文章发出去之后这些细腻的东西,而是去关心“点击量”以及后续能拿到的钱。
从这个实例中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那就是即使是“互联网作者”这样依靠网络吃饭,和网络看似有很深联系的人,也只不过是把原本要在线下完成的事搬到了线上,然后要经过层层过滤才能够出版的内容,现在借以电子屏幕可以更廉价地出现了。作者虽然根据用户特点调整了文章内容,但是和读者的关系依旧是原来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纸质书的模式。
有人可能会说:读者会在文章下面留言,这一点足以说明网络阅读的不同之处。但是你不觉得这个原来的杂志做不到吗?反馈纸质表不也是同样的作用吗?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的。
而且作者根本就没有打算和读者进行平等的交流。
我心里理想的状况是这样的,不是像微信上一样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一面倒的叫好评论。而是公开承认“你这里比我说得好”。作者依旧有权威,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读者永远只能被动接受作者的逻辑。
网络上的内容虽然开放,但对于每个具体的疑问并不包容。
失去了这些交流的渠道,我们获得的只是知识,而不是指导,网络的仍没能让每个在面具后的人平等,这还需要思想上的改变。总会有人觉得,在诸如b站优酷这些网站上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留下的弹幕。评论,满足了社交需求。我们会因为那些刷梗而会心一笑,也会因为评论里的段子而捧腹不已。在这些多少与自己心境契合的话语中,并不孤独地体会剧情带来的喜怒哀乐-有人和我的感受相同。
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评论看穿是一种情绪表达,那么就会发现我们只是喜欢这些感觉罢了,而社交却是要与某个具体的人增进友谊,而这些弹幕、评论与前文的网页一样,是给所有人看的。视频网站之所以有这些功能一方面是由于这是行业标配,同时也确实有抒发己见的这种需求,但无论如何都与下面的问题无关,即我们从未做好与陌生人透露自己想法的打算。
说到底,视频网站的用户只是由于兴趣相同而狙击到一起,我们喜爱这样从一个细小的兴趣点上得到种种不同的看法,这既新奇又有趣,但是社交的要求更高,它要求我们可以接受朋友的一切,而不仅仅只是感兴趣的部分。
我们之所以可以认识别人,与别人建立友谊,是因为他人身上的一些特质是让我们感到舒适和和善的。譬如在一次困难之中没有理由帮助你,还和你很陌生的某人还是帮助了你,一句安慰的话,一个轻微的示意。这个契机,一定是从友善的行为开始的。就在这个瞬间之后,你对于他的评价就从陌生人,提高到了更高的层次,知道有些话是可以对他说的,如果他可以继续的在这个过程中符合期待,并没有对这样事情感到反感,那么这就是升格为友情的标志。潜移默化之中,一些隐隐的原因促使着我们向那些能够放出这些信号的人靠近,彼此了解之后双方都有加强友情的愿望。如果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那么就可以证明其实二人是真的合得来,而不是迁就和容忍对方的行为之后却可以成为朋友的。但是请注意,在真正深层次的友情不仅仅是基于某种兴趣,比如一起开黑这样一旦脱离同学关系就骤然中断的浅层共识达成。而是要基于某种信仰或者价值观层面的深层共识。“兴趣”只是对每个人封闭心理的一次轻轻的叩击,即使我们愿意聊更多的话题,也并不证明对他人的信任。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契机,则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尝试,我们会冷漠的对待那些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挚友的人,这样的机会,是再偶然不过的事件,按照如此严苛的标准,就算是一辈子最熟悉的人仍然只有自己的家人,一辈子都是与其他的人萍水相逢,。这终究是"爱情哲学"中最喜欢谈论的"对方是不是最好的那个人"。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直以来人际交往中最致命的地方-我们永远不能够跳出自身的人际圈的范围去寻找和自己有相同观点的人,而是在一个狭小的人际圈子之中不断委屈自己,牺牲自己的独特性去迎合别人的标准。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就是对这一矛盾的最好诠释。与其一生都等不到理想的一切,就在现实之中让自己变得"圆滑",让自己更能够适应周围人的标准。如果一个本来就对自身没有过更高要求,一直把跟上平均标准视为生活的最大目标的话,无论处于何种集体之中永远处于不上不下的中间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好人",对任何人都和和气气,和谁都可以成为"朋友"。即使这样的关系很容易随着时间消散。
建立"知音"这样深刻信任和互相理解的关系,其实是需要双方都能够有这样有些神经质的敏感,更加关键的就在于推己及人,即使对方不是那么熟悉的人都要用诚实去回答对方和耐心去揣测对方的可能需求。
但这终究是最理想的情况,最大的可能就是,即使互相心意相通的人也永远连一面之缘也没有。
有一个特别古老的词,叫做"缘分",它可以让相隔千里的一对情人跨越一切阻碍相见,最终成一段佳话。但是这样的说法不就像是把自己幸福的机会全部都交给"上苍",这样无名无形的虚拟形象身上吗?
从概率上来说,不亚于中彩票头奖。
于是我们只能够傻等,或者在等不到的时候怨天尤人吗?
如果是上世纪的人可会这么想,但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可是有互联网的,这可是个好东西。
但是,现在很热门的一个词不是叫做"个体崛起"吗?"特立独行"原来是贬义词,意味着不合群,但是现在却是你优秀的证明,你的位置越少的人能够取代,你做的的事情越少的人能够做,就说明你的个体价值越高。
即使那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延续了多少年,即使现在学校的,单位的关系圏持续了多少年,它们都是局限于现时现地的东西,网络上最新的,最有生命力的种种新知识,新的认识别人的方式总是可以让人忘掉这种刻板,而缺乏生命力的社交方式。以至于回到原本现实的关系圈中还要不断适应这种无聊。
我相信还是有更多的人讨厌无聊,而喜欢新奇有趣的。
但是即使如此,有一种东西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固化的一些认知,就像从前不会有人相信网购来的东西是靠谱的,现在即使是在网络上我们依然是和身边熟悉的人在网上交流,和不熟悉的人是不信任的,聊起来会觉得"很尬",不知道说这么好。现实就像是一个信任的边界,这个边界不会跨越到网上。
同时网络用户的素质参差不齐,还有真正的骗子,即使为数不多,对于新生的一种社交方式来说就足以成为人们不信任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了。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我们还是没有形成这种对于网络交友应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