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这本书,很早以前便在书店里见过,当时只以为又是一本写贫穷年代凄惨童年的老书,便没打开来看。此次再去图书馆,见它薄薄的一本,随意翻开了第一页。然后我就站在图书馆的书架旁,生生站着看完了它,我看得极快,有时觉得我是英子,有时觉得我是妞儿,看完窗外最后那一点天光也要隐没,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读这一本书时,仿佛时间凝固,只剩那一个个文字入着我眼。
看书时喜欢读两遍,第一遍只看故事,飞快的让那些人物长在我心里,然后回过头来,才会带着序言和后记,极慢极慢的再读一遍。初读时,我总是想那些故事里的主角后来怎样了,秀贞和妞儿有没有一起去找到思康三叔,英子后来有没有再见过那个小偷,兰姨娘和德先叔叔后来怎样了,宋妈最后有没有找到女儿。我总觉得殊途同归——主角都会在故事的末尾迎来归宿。但后来看了序言才知道,这本书只是由几个有连贯性的小短篇组成的,每一篇完了,便是属于这个角色的故事完了,再遇见的,就是别人了。
林海音在序里写: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童年一旦过去,便是带着所有当时的事,带着所有答案过去,那些曾经出现在童年里的人,好像都随着童年的消失而消逝。长大就意味着告别,留不住过去的自己,也留不住过去的人。我总以为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所有的故事都有结局,我们会知道,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人,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但实际上是,过去了就真的失去了,一个角色的离去,又有一个角色闯进,迎来送往,最终也都将离去。
林海音写的故事极流畅,一个人物串一个任务出场,前面铺垫后面给答案,读完后恍然大悟的同时,不免久久叹息。写道妞儿有两个泪坑,描写疯子秀贞时也写到那两个泪坑,已经埋了伏笔,后来又多次提到,直到最后揭开真相,妞儿便是秀贞的女儿。秀贞妈不让英子告诉父母英子找秀贞玩,英子说:“我不说的啦”何必这么嘱咐我?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都知道,妈妈打了一只金镯子,藏在她的小首饰箱里,我从来不会告诉爸爸。后文里再提到这只金镯子,是英子将它送给秀贞,帮助她和妞儿去找思康三叔,就与前面就呼应了,作者的巧心可见一斑。
整书以孩童的笔触写来,好读又充满着趣味。妞儿就像我们所有人童年的玩伴,陪英子度过了最纯真岁月,一起胡说,胡唱,胡玩,甚至胡闹,一起玩踢制钱,一起唱歌。书中写道:英子唱“想来么事想心肝,紧想心肝心不安”,他们俩搂在一堆笑,瞎说着心肝心肝的,也闹不清什么意思。这样童真的语言,生动的细节,让人读后忍俊不禁。又有草堆里的小偷让英子思考善恶,宋妈让英子明白了贫苦的生活,最后,英子的爸爸去世,带着所有疑问童年戛然而止,故事结束。
童年已经是离我很远很远的事,可是那些出现在童年里的人一直在记忆里,再见不再见,重逢不重逢。英子和我的童年都已结束,除了长长叹息,便只有深深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