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主要内容是讲授《基本经济制度》。本节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去入手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备课时我采用了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一些企业来分析属于哪种经济成分?清楚经济成分的内容后再由学生自己想一想父母所在的单位属于什么经济成分?在讲到分配制度时通过案例先厘清什么是按劳分配,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接着由学生想一想父母的分配方式属于哪种?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引入了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猪肉价格的涨跌”分析出市场的作用以及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总体上来说,通过身边案例的引入,学生在知识点理解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少即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的教学心法修炼还远远不够。案例的设置确实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知识点,但是能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例子,有观点的碰撞或许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大胆放手,把时间和展示更多地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为了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检测,会发现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不能有效地运用在具体情境中,还要以后多加练习。最典型的就是八(1)班同学对于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的理解。具体做题情况如下:
此题在第一次作答后选A的同学居多,B、C相差不大,所以我从A里面先抽选,接着也听了一下BC同学的观点,进行二次选择。二次选择后选B的人数有所增加,但依旧有很多同学不确定答案。此时我查看了哪些同学把答案转为B,请他回答理由,这个时候选B的同学渐渐发现1-4这几个选线说法都正确,但只有1和4符合题意,在此基础上进行三次作答。以上是我对于学生产生疑问较多的知识进行的教学策略。或许还有不足之处,这也提醒我还要加强理论学习,如何进行二次、三次作答?如何更好地优化教学策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能学以致用?在使用麻吉星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