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艺术的人来说,对巴洛克时期并不陌生,大致为17世纪。这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巴洛克”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的意思。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较为和谐艺术相比,这个时代的艺术在各种矛盾、对比中,充满了张力。
继续读《苏菲的世界》。
很多时候,艺术是时代的写照。金碧辉煌的建筑之下,是尖锐的矛盾。
17世纪的欧洲可谓是烽火遍地。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冲突,为了争夺政权而产生的冲突,席卷了大半个欧洲。在战争中受害最深的是德国,而法国则逐渐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这也是一个阶级差距很大的时代。华丽宏伟的宫廷建筑之下,是法国贵族的极为奢华的生活与法国人民的贫困生活,所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在精神方面,一些人继续保持着文艺复兴时期而乐观精神,而另一部分人却退隐山林、过着禁欲修行的宗教生活。
那时候最流行的两句谚语是“把握今天”和“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战乱的欧洲,使人感受到人身无常,一部分人选择退隐,禁欲修道。而另一部分人选择张扬,及时行乐。这是两种迥异的心态。
与此相应,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也充满了矛盾冲突。那时候的一幅绘画,很可能一方面描绘极其奢华的生活,但却在画的角落画上一个骷髅头。
巴洛克时期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式就是戏剧。戏剧中的各种布景与舞台机关等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莎士比亚是横跨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他的剧作中很多都是讲人生如戏。比如。在《皆大欢喜》中他说:
世界是一座舞台,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
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着好几种角色。
当艾伯特念完这段台词,苏菲觉得很悲观。那个时代类似的剧作台词还有很多,或许“人生如戏”,能让战乱冲突中的人们心理上稍微好过些吧。
挪威天才诗人达斯,在着意描写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强调:“上帝仍为上帝,即便天地尽荒;上帝仍为上帝,纵使人人皆亡。”这是巴洛克时期文艺创作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描写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描写天上与来世。令人联想起柏拉图将宇宙分成具体的感官世界与不变的概念世界的理论。
巴洛克时期的哲学也同样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一些人认为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而另一些人认为生命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从肉体感官而来的哲学。前者被称为“理想主义”,后者被称为“唯物主义”。虽然整部哲学史都可以看到两者的踪影,但是像在巴洛克时代这样明显共存的现象还是很少见的。
在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是笛卡尔和史宾诺莎,他们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是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问题。的确,对于战乱中的欧洲,还有什么问题比这个问题更重要吗?
不知从何时起,西方哲学从“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等根本问题走了下来,开始有了与时代结合的倾向。而东方的哲学,秉承一贯的传统,从来没有降低它的高度,更没有因此引发社会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