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孩子(3-16页)
人群中的儿童观
1.孩子不是空罐子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做家长的有责任把自己认为孩子应该知道的所有事情告诉孩子,而孩子自己正在做着什么,家长却不关心。如果孩子的思绪被打断,去做大人要他做的事,他就很难回到刚才那种忘我的,全身投入的,能令他记住和享受一生的感动,那是她作为一个人,自我系统运作的秘密时间。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造成孩子把所有用来发展的力量都用在了对小常识的收集上,也许这样的孩子将会在某个知识竞赛上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任何一个了解很多小常识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人。
2.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有的家长把孩子当作一张白纸,完全由成人来塑造,想画什么画什么,孩子可能会成为某个学科的学者,可能会成为天才儿童,可能会成为人们羡慕的优秀的人,也可能成为父母的模板,成为父母的复制品,唯独不能成为他自己。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虽然会培养出少数获得成功的人,但是这些孩子却没有童年,在人群中找不到独特的自己,并很少为自己的独特特质而获得喜悦。
3.孩子不是玩具
有的家长会把孩子当成了可爱的宠物,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把宝宝的注意力从探索发现中引出来,引到家长的行为和动作上,而家长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可爱,家长的行为和动作对帮助孩子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而这些成人表现出来的行为,让孩子搞不清楚成年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妈妈的身体是大人的样子,动作却比儿童还要儿童。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不信任这个世界,他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可信的,他不知道真实的情况会怎么样,他会用一种扭曲的心态去看别人或者去逗别人,不知道如何与人真诚相待,这就是把孩子当宠物的,一种儿童观所带来的家长行为。
4.孩子不是麻烦
有些家长自己心情好时会觉得孩子是个天使,孩子乖的时候就爱孩子,孩子不能顺着家长,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家长帮忙解决时,家长就觉得孩子不好玩,养孩子太麻烦,很多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同情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在这样的情绪之下,家长很容易讨厌孩子,把孩子当成麻烦,有些成人会尽量克制自己不把厌烦的情绪表现出来,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心里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会感受到,于是孩子会自卑,有负罪感,会痛苦,他们不太容易相信别人会喜欢他们爱他们。
5.孩子不是上帝
还有一些家长以为把孩子当上帝就是爱孩子,家长的这种态度使孩子真的以为自己是世界的老大,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由于一直被顺从,孩子无法顺从别人,所以孩子不能成长起感受他人和体贴他人的能力,孩子一直无法脱离以自我为中心。一个没有利他精神的人是无法在社会生存的,因为他无法为别人服务。当他发现,团体成员无法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顺应自己时,他会感到愤怒,伤心,生气,于是会向别人发泄自己的情绪,最后被群体所遗弃,所以,当孩子是上帝是在害孩子。
6.孩子是一颗种子
自然赋予一颗种子的生长规律,正如我们了解孩子的自然规律才能养好孩子,我们为他浇水,施肥,创造阳光的生存环境,让他汲取营养,为他驱虫避害,给到他足够的爱,这颗种子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弱不经风的小树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好好呵护我们的“种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