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一本好书的期待与对旅行的期待在本质上也许是一样的。这种期待不单单是对美景的向往,还有一种心情的酝酿。我们或许想要在一个午后的海边漫步,在窄小的石板巷中等待一次惊艳的邂逅。我们对旅行的期待在某种程度上也引导着我们心情的变化,并幻想营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情调。即使那风景不迷人,而你却被阴郁的乌云蒙住了头脑,在暴雨将至的海滩上,你依然可以自得地享受迎面温和的浪涛。或许这并不是一部名著,但至少是一本好书。这个名字听起来难免有些许的俗气,但这绝不是一本旅行指南,更不是深奥的专著。而是在讲一位旅者的见闻与心情。
当你在旅行前已充分做好了的情绪与情调的憧憬时。那么一定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旅行?或许我会说,不为什么,因为我想去。当下流行这么一句话,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说走就走,没有原因。但是,这句话已经出卖了你。那就是,你向往一个新奇的,陌生的地方。你不求在那里得到什么,但求让自己的感官在异域的空气中尽情的放松。当今,我们或许不会像洪堡,达尔文那样为真理,为科学去探究。也未必能像雪莱,华兹华斯那样为创作诗歌去找寻灵感。更多的,我们是想让心中那根紧绷的弦松一松。让长期被钢筋混凝土禁锢的身体做一次露天的沐浴。
说真的,这本书并没有告诉你“旅行的艺术是什么”“怎样旅行才是艺术”,而是让读者对旅行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体验旅行带给自己的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无限遐想。
对与旅行留念一事,到此一游早已成为旅行者们的“恶劣专利“。若是真有此意,不用在长城上题名刻字,也不用在莫言的老家抠土挖砖。如果你不愿花费金钱,那么不妨捡起一片香山的尚未苦干的落叶,放入你的旅行笔记中。虽然你带不走满山的美景,但至少你留下了温热的指纹。
书中这样描写一条普通的市井小街:“有一条街,每幢公寓看来都一模一样,我在一户人家的红色大门口驻足,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在那里度过余生。……
我想每天晚上将自己的钥匙塞进这红色大门的锁孔里。我想在黄昏时分站在没有窗帘的窗前,看着对面一样没有窗帘的房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过程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我们让作者作为我们的向导,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而旅行的过程亦是一种读书的模式,不是物质之书,而是一本生命之书,自然之书。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身体的行动与灵魂的远行。身,心,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以一种狂放不羁的态度面对布满迷雾的远方。
所谓旅行,不过是把心放在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任由它剧烈地跳动,并让这跳动的频率带动你的身体,不知疲倦地前行。并不是教你如何去旅行,也不是告诉你怎样旅行才算艺术,而是以一个旅行者的视角向你诉说旅行的直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