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中,我撑起一把小伞,漫步古城顶街。顶街在明清时便有"金顶街,玉下街”之称,江夏侯周德兴修建东山古城时主持修造,顶街下街的民居建筑格局自明清一直保持至今。
顶街街上,水雾随着柔弱微凉的金风缥缈着,似白纱,轻笼一袭淡淡的墨色,古宅、祠堂、商会府邸都笼罩其中。雨雾中,古街丽而不媚,秀而不骄。没有了晴日里的喧哗与尘嚣,金顶街如正哄睡囡囡的母亲,怡然自得、安祥亲和。
长条石板铺成的小路是寂静的,被雨水冲刷过后,显得愈发光洁,它或窄或宽地延伸着,优雅地通向小巷的另一头。循着郎郎的歌声前行,当街一座两层楼的门楼边,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入神地唱着东山歌册。歌声伴着沙沙的雨声,如天籁之音,润润地沿街悠扬飘着,不知不觉,给人心间装满一腔有声的水墨江南。
站在苍老的顶街路上,两侧的过街楼,朱栏层楼,鳞次栉比。虽抵不上帝苑深宫的皇家气派,然而,历史与文化的联姻,却能让人感受到金顶街的深邃与沧桑。金顶街曾是明清时期东山人居、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因此,想象着曾经“顶街路上旧繁华,园客家家尽种花。”一种清香远近闻,半里街外月初斜,一幅画卷款款入怀,耐人寻味。
拾遗金顶街,走着看着遥想着,不经意间,周身已披满了古香古色,秀外慧中的金顶街,与其说是周德兴设计修建的,倒不如说是他的一个绝佳诗作。
金顶街,一条原生态的古代街巷遗存,绽放着铜山文化的美感,也生动解读着铜山文化的内涵。它如一杯清露润养过的酽茶,要细细地品味,如一杯纯粮食酿造的佳酿,须慢慢地斟酌,如一本泛黄的线装草纸书,隽永深刻,百读不厌,放下了,又忍不住再拾起来。如一幅水墨丹青,意境幽远,难以释怀,还没离开,就暗自计划着何时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