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概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需要练习至少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是来自《异类》这本书,当时读到的是,感觉挺牛逼的,书上还有许多案例说明。但是,读罢还是隐隐觉得说不出来有那里不对。必要的努力当然不可缺少,但,是不是只要付出了一万小时的练习,就可以成为“天才”了呢?
直到我看到了一本书中的其中一个讲“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篇章,通过其中非常详细的解释,对这个课题,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基本上,成为“天才”的训练的关键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训练的方法。对“刻意训练”的总结分析如下。
只在“学习区”练习
人的知识技能分三个层层套嵌的圆圈,分别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舒适区太易,恐慌区太难,有效的练习应该在持续的学习区里进行,一旦学成,马上进入下一个困难区域。
而只在学习区练习,不断挑战自己,自己找虐,这是基本是违背本性的。要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比如扎克伯格每年都会给自己设定不同目标,纯粹就是为了“练习”。比如,2010年是学习中文,2012年是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年是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等等。其他一些牛人,比如帅哥贝克汉姆,新晋影帝小李都是这么一步步成长的。
掌握套路,重复训练
“基础训练”是有套路的,也就是“结构”,比如李忠秋老师研究的“结构化思维”就是比较好的诠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会颇有启发的。
要让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就必须进行大量重复训练,且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一旦修炼成功,内化于身,要忘记退化也是不容易。我认识一位参加过《最强大脑》的选手,她可以在16秒之内记住一副扑克牌,厉害得一塌糊涂。后来,她告诉我这颗“最强大脑”背后的秘密,其实是需要通过长期每天长达好几小时的重复训练的。看到她展示的耗费大量的训练物料,非常令人吃惊。原来,所谓“天才”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很多人还没有努力到拼“天赋”的程度。
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首先,必须要有反馈。再牛的科学家也需要同行评议,正如再好的运动员也需要教练一样。反馈者不见得水平要比你高,但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你评价。
其次,及时反馈也很重要。电子游戏的设计就是考虑到这点,非常适合不断重复的训练,得到快速正反馈可以帮助及时改进,培养出真正的专家。
故此,一对一的学徒制训练是最佳的培养人才体制,只有通过手把手的实践培训才能有真正好的教育收益。
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训练
刻意练习是苦逼的,甚至需要单独的训练。练习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里学习,学习效果与学习时间长短并无绝对关联。娱乐与学习本不兼容,因为娱乐只关注好玩的部分,所以不存在“寓教于乐”这回事儿。
补充: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当我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时,你的反应是什么?人生确实是一场马拉松,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就要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这句话便是对的。因为,晚了一步,便是步步晚,伟大的成就就是要牺牲很多东西的。君不见郎朗、丁俊晖之辈,就是靠从很小开始就刻苦培养,最终方成大器。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要理性的认识与规划,有时功利点,才是对的;如果你希望孩子未来有大成就,那就“下手”需“趁早”;若不能冒着付出巨大牺牲的风险,那也莫埋怨孩子未来不能走入“天才”的殿堂。
在学习技能这方面,内在动力的作用远大于外在动力,所以建立和培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再说一个可能会让人有点丧气的科学研究结论,那就是,在兴趣方面,由基因带来的先天因素远大于后天因素。一个人爱好什么,能朝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这世界上确实有“天赋”这件事,而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天赋去发展,便能追寻真正的人生意义。
结尾又要推荐书了
本文观点来自一本书,《万万没想到》,副标题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作为一个用长期用左脑思考的人,特别欣赏和享受这样的“科学性思维”的讨论,貌似“反常识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下的产物,多读此类书籍,远比看某些没有营养甚至颠倒是非的“快餐文章”更加有意义。
关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本书花了最大篇幅的一篇文章,不过也只占了全书不到五分之一。书中还有需要有意思,颠覆性的内容,比如,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的假说?匹夫怎样逆袭?医学研究能当真吗?一共数十篇专题文章,有长有短,不管是锻炼思维能力,还是大开下脑洞,都是颇值得学习玩味的。
最后介绍一下,本书作者万维钢,网名同人于野,一个擅长理性思维的牛人,他最近又出了一本新书《智识分子》,值得一读,也一并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