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认同分裂
开始于儿童期,延伸扩展至整个成年期,或许还可以被认为是伴随成人一生的发展阶段。自体成为儿童安全感的源泉,并且是儿童更加努力地参与和他人的互动。
1)客体关系理论:母亲和儿童。聚焦于儿童期互动。在内在与表象他人互动以产生客体关系中的自体感。
2)象征性互动(米德):自体和社会。聚焦于成人期互动。在主格“我”地与宾格“我互动以产生象征性互动中的自体感。
个体自体是社会赖以并入人类精神的机制。建立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之上,包括了社会规范和习俗内化。
自体包含的人际关系成分分成两种精神内在成分:主格“我”和宾格“我”。
①主格“我”:自体内部那些主动的、自发的、未经深思熟虑的成分。最终通过特定的行为得以表现出来,但最初是被体验为一种感受或者一种稍纵即逝的冲动。
②宾格“我”:包含在每一个个体之中的表象社会。是构成“概化的他人”的力量,就像社会中对人们有影响力的不同力量的合成物——包括了婚姻、学校和家庭等不同的社会制度。它广泛地采纳社会想象的反应,象征性地与主格“我”互动,来决定最终的冲动是被表达还是被抑制。
在主格“我“和宾格”我“之间的互动看作是一系列的内部演练。在主格”我“所期望的行为表现出之前,它经受了想象中的听众,也就是宾格”我“的命令,并作出了相应的修正。两者的互动方式是“思考”。
认同
1)“自体—他体系统“,也就是一系列的次自体的构成体。自体是不同的自体—他体系统的聚集体,并且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都是由与此系统相关的社会环境所激发的。与孩子在一起时便激发了父母的自体—他体系统。
2)主要是一些次自体。构建于关系,并且依赖关系而存在。包括了父母认同、性认同、婚姻认同、职业认同、种族认同和宗教认同。
3)每一个认同成为自体的一部分时,有助于个体整体的“自体价值感”的形成。
4)每一种认同都以它本身特殊的方式深刻地受到好坏议题的影响。起源于母子关系中好与坏的体验,并发展成为关于自体的好坏感受的事物,逐步被表达为一个好或坏丈夫/妻子/父母/律师/教师的感受。开始时是作为母子关系中的核心议题的议题,已经变成了所有关系中的议题。
发展的四个分裂阶段
1-3从对“外在”母亲的体验转变到对自体的体验的过程中好—坏的分裂。
1母性分裂(未分化的自体):好母亲——坏母亲
2想像分裂(前分化的自体):好母性映像——坏母性映像
3自体分裂(分化的自体):好我——坏我
4分裂被嵌入构成成人自体的不同认同之中。
4认同分裂(社会分化的自体):性、事业、婚姻、父母和其他认同。
在这个过程中,对好和坏的关注从未消失。这些议题的解决可以使自体产生一个更为整合且令人满意的视角,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心理病理大多是围绕矫正内在世界好—坏平衡的不适应的努力,通常通过投射性认同的心理机制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