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预约了国内知识管理教主级人物”萧秋水“的在行咨询。
咨询前,我用尽了在行站内信里可以写的字数限制,介绍了我自己是谁,为什么需要这次约见,约见想得到的回答大概是如何,以及发送了自己的公众号和简书主页给萧老师事先查看,便于了解自己。
为了达到一次高效的约见,我做足了功课,希望在1个小时的约见内能有节奏高效地提问交流,并得到老师的洞察和反馈。
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跟萧老师有很多思想上的火花,得到了成吨的鼓励和指点,收获非常丰盛。
结束约见后,我找了一处安静的咖啡馆进行约见总结。在坐下来最初的半小时,看着空白的笔记本,都没有提笔。
我问自己,“你到底在怕什么?”
当我什么积淀也没有的时候,我从来没害怕过任何变数……
创意产业创意一穷二白,只身换城市只为追求自己想做的行业,六年没改变过初心只想进一家公司。
少年时代对未来的幻想,其实是模糊的,但是远方一直有光,在陌生大地上荧荧闪动的微光。未来的轮廊并不明朗,但那道光,是明确的。就算在几乎要睡天桥,在月底的几日吃着酱油拌饭的窘境里,依然不灭的光芒。
而现在,我跟老师的对话里,多次使用了”我担心“”我怕“这样的词。某人用”圈养“这个词来形容我司的大部分同事,得到了中等的物质生活,在深圳骇人的房价压力下,大部分都有”努力奋斗工作不如买对一套房“的想法。而已经上车的朋友们,在上车的一瞬间就失去了挑战生活的勇气。害怕,回到物质捉襟见肘的日子里,那么,不如不变化吧,坐等时光流逝,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如果你不按自己所想的去活,最终你只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当这句话从脑海中跳出的时候,我提笔开始总结和老师的咨询了。
【你对别人有什么价值】
不是一心为了赚钱而做事的人,有机会从更宽广的角度去看问题,然而,不能变现的产品,都不是好产品。
有人卖故事,有人卖经历,这些统称为鸡汤。给了勺的鸡汤不失为好鸡汤,那么,如何把你的经历和故事封装成产品。
可以写故事,但是你能为别人提供价值前,没人想知道你是谁,也不想听你的故事。
好产品源自本源的热爱,别人的风格可以学习,但千万别过度模仿。
因为你的输出只能源自你在自身领域的专业十年磨一剑,把经验输出成能在互联网上影响广泛受众的产品。
模仿别人无法找到一片蓝海。
【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需要刻意地系统输入和有计划性的输出。
输入:有目的地性的读书,加强读书的时间投产比,做到非学术性的书籍,读完就把内容转化为实践或者整理为加工后的笔记,读过就可以送人,或与其他人换书。
输出:我工作本身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可输出点,但是从来没有刻意要求过自己做系统输出。
已确认接受某互联网学院的邀请开始提供线上学院教育的微课,这一过程中原本做PPT的短板,必将受到巨大的挑战,这正是突破的机会。
【DEADLINE意识】
大部分的人一直在路上,却从来没到达过终点,只是因为他并不知道此行将去向何处。
以一个确认的目标倒推任务,用SMART原则检验目标的合理性,同时给自己小目标完成后的”糖果奖励“。
未来有一天,你们一定会想听我的故事。任何云淡风轻的线上撩妹,都不是因为秋叶大叔萌,或者小六帅,而是先因为他们有价值输出,我们才在意他们的一句@你的回应,一次线下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