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插图:辜晓波
〔作者声明〕
(1)图文无关;(2)此次发于简书,文字有改动;(3)请勿对号入座,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有许多人早在中学时就学过这篇课文,今天再读此名篇佳作,就权当温习一次功课吧。
20世纪80年代,在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几位专家、学者和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六编《元代文学》部分,辟有专门章节主讲关汉卿及其作品,并恰如其分地称誉:“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在介绍他的作品时,首篇就是《窦娥冤》。
关汉卿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其内容无论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还是历史故事,其主题基调都是热情洋溢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反抗与斗争,毫不留情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汉卿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家!
也许正是因为关汉卿的戏剧作品立意于从实际出发,以深刻反映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讴歌劳动人民的善良为主,所以他的作品才具有跨越历史和现实的超凡生命力,才使他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窦娥冤》虽然取材于《列女传》中所载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但它是关汉卿在吸取民间传说和相关戏曲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元代残暴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创作的一部感天动地的凄美悲剧!悲剧的主人翁,就是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和黑恶势力共同欺压,最终觉悟并奋起反抗的窦娥。
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是一介穷困书生,因为不堪忍受高利贷的盘剥,加之要赴京赶考、身无分文,被迫忍痛割爱,将七岁的亲生女儿窦端云卖给蔡婆家当童养媳,从此将幼小的端云推入万丈深渊。
端云到蔡婆家后,被改名为窦娥。窦娥十七岁时与蔡婆之子成婚,但婚后不到两年,其夫婿即不幸因病早逝,只留下婆媳俩相依为命,虽然婆媳俩生活不用担忧,但孤苦伶仃,无人可依,因此饱受世俗的欺凌、摧残与压迫。
贯穿《窦娥冤》这一悲情剧发生的主线,主要有三条,一是赛卢医赖账不还与阴谋害命;二是张驴儿父子路见不平与恃强霸占;三是桃杌太守刑讯逼供与草菅人命。而一步步把善良而又坚强的窦娥逼上绝路的,正是甚嚣尘上的封建黑恶势力和腐败残暴的封建统治阶级。
当窦娥含冤被押赴刑场时,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她所蒙受的天大委屈,而是与她命运相连的蔡婆婆。她的这种植根于心底的封建孝道思想和与生俱来的柔弱善良,因为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完全绝望,已于彼时此刻上升为:必须要团结一致,才能共同对敌斗争的自主思想意识。这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所有被压迫人民想要团结起来,共同对统治阶级进行激烈反抗的一种自我觉醒。
曾经一度,窦娥对官府是抱有一些幻想的。她自以为,作为清白无辜之身,官府一定会为她主持公道和正义。即使是在遭遇地方官府偏听偏信而被屈判后,她仍然相信上级官府一定会派人来核查她的冤情,对她的冤假错案进行重新审判,断不至于将她屈打成招而蒙冤致死。她的这些幼稚幻想,最终因为桃杌太守不分清红皂白的毒打和随心所欲的判案而破灭,从而使她进一步看清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本性和疯狂欺压劳苦大众的伪善面孔。
当刽子手要对窦娥施以斩刑时,她满腔悲愤,并对天发誓,若系冤屈,则请皇天作证,神灵明鉴:一愿刀过头落时,血溅白绫,不洒半点于肮脏之地;二愿五黄六月季节,天降瑞雪三尺,以掩其尸;三愿暗无天日的楚州,大旱三年,以动天听。
窦娥被冤斩后,她生前发下的三个誓愿全都应验了,一时之间闹得满城风雨,人怨沸腾,鬼神震惊!这样一桩典型的冤假错案,虽然最终被窦娥官拜“参知政事”和“两淮提刑肃正廉访使”的父亲平反昭雪,但她已为九泉冤魂,即使能还其清白之身,又何以令她起死回生?为官一朝的父亲能为一个冤死的女儿平反昭雪,可他能为天下千千万万的窦娥鸣冤叫屈,而还她们公平与正义吗?
从表面上看,窦娥生前发下的誓愿和身后迟来的“公正”,是作者在宣扬封建迷信思想,而实际上,作者是在委婉地表达当时被压迫人民的痛苦心声和美好愿望,真实地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
对中国古代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大都知道,元朝的封建统治是建立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基础之上的。对元朝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冤死一个小小的老百姓窦娥,根本微不足道,但若冤死千千万万个窦娥,那麻烦就足以引发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动摇其统治基础,并进而推翻其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而朱元璋和他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是这千千万万个窦娥的化身!这些觉醒者汇成的反抗洪流,最终成为元朝统治阶级的掘墓人和明朝统治集团的奠基者。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窦娥冤》虽然只是一首元曲,但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为官一任,就要真正做到造福一方:真正关心群众生活,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真正严格依法办事,勤政爱民,坚持公平、正义和诚信;真正积极稳妥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遇事不推责,处事不拖延,调解不激化;真正做到和衷共济,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
附录《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如下,谨供读者朋友赏析——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为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