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人的认知也是有周期的,但可悲的是,很多人进入叛逆期,也就是人生第一个认知周期结束的时候,他们的认知基本就固化在那种状态里了,没办法开始下一轮的认知周期。
过去,这个世界是老爸说了算,老爸都是对的;现在,这个世界只有我认为的是对的,只有我才能够说了算。
持有这种立场和观点在社会上混,被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是自己有问题——这种状况反而加大了他们的一种认知:这个世界充满欺骗性,与我为敌,是一个等待着我砸乱的世界。
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这类人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防御和解释:所有挑战我的认知观点的人和事,都跟老爸一样,是等待我去颠覆的……现在我的力量还不够大,但这些都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这样一来,认知就陷入到了一种自我圆融的闭环状态。
成年人沉浸在“自大狂”状态里的时候,就成了一个“认知上的留级生”。而“认知的留级状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下节课再跟大家分享。
吴伯凡:听完今天的课,相信大家会有一些感触:我们不是父亲就是儿子,不是母亲就是女儿,很可能你既是父亲又是儿子,既是母亲又是女儿,这些冲突你可能都经历过。那么——
在我们十三四岁,或者十一二岁陷入到叛逆期的时候,典型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这种“自大狂”的状态?
自从十三四岁之后,我们跟父亲、母亲的关系是不是一直处在一种互相看不起、互相不服、互相挤兑,永远不得和解的状态呢?
#感:@Nicholas徐尧 以下是今年我生日时写给父母的话。
妈妈谢谢你,我永远都体会不到当时的你究竟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以后我会更加孝顺,更加爱你。
爸爸谢谢你,我知道你是急性子,但即使如此,还愿意在寒冬腊月为婴儿的我换尿布;即使大大咧咧,但对我的事情永远心细如发。我永远记得这一切,永远爱你。
每天的电话里我都能听到你们的关切,当所有人都关心我飞得高不高,只有你们关心我飞得累不累。放心,我一切都好,特别好。我也会尽力帮你们过得更好。愿我的努力能够赶得上你们的老去。
小时候总是和父母对着来,长大了才真正开始理解父亲种种坚强背后的不容易。妈妈耐心体贴背后的委屈。爸爸妈妈的认知也许永远都不能指导我,但我总能从他们身上吸收到真谛。
没有狂妄自大,永远理解学习。
#思:@小白变色记 原来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叛逆,却不知道这是对我们失望情绪的叠加反应。
#行:@黄药师 很多古今中外的小说,男主角都有一个特点:“无父无君。”“无父无君”在中国古代本来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乱了伦常。
但是很多中西方英雄的出世居然都有个“无父无君”的背景。无论是杀父娶妻的“俄狄浦斯”,还是从小父母双亡的蝙蝠侠。
“无父无君”存在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一个关系,一个角色本身,更多的是演变成了影响主角独立人格形成的原因。
金庸武侠也有很多“无父无君”的典型角色塑造,有些基本上都是早年丧父,如乔峰、郭靖、令狐冲,要不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如虚竹、段誉、韦小宝,这时候会有一个叫做“师父”或者“义父”的人重建他们的原始“和谐”。
但是他们并不能完全取代原始父亲那种坚固的初始价值观的位置。或许也因此主角才可以充分野蛮生长而又不至于完全跑偏。
其实我是想说,作为一名真正的父亲,应该适当像这些假父亲一样:适当树立孩子的道德价值观,但不要过度的“强制”和“权威”。
作为一个孩子。也应该把父亲和片面偏激的自己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样才更有利于进入第三个周期。我猜应该是一个二者有机结合的圆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