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姑姑的大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姐,生了一张好脸蛋儿,人看起来很有灵气。
通常我不叫她表姐,而是叫她大姐,因为她年幼时,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寄养在我家的老房子里。
姑姑和姑父,一直想要一个男孩,前面三胎生的都是女孩,终于在第四胎,生了一个儿子。
那个年代,超生这么多,罚款自然少不了,农村的家庭,本来就一贫如洗,又被罚款,生活愈发拮据。
大姐是家里的老大,几乎所有的家务活、农活都是她来做,由此,她养成了勤劳的好习惯。
在我刚升入初中的时候,她就辍学了,也许是成绩不好,也许是家庭的原因。总之,她初中还没毕业,就南下去了广东。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很少见面,基本上一年只能看到一次,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感情。
我们偶尔会打一通电话,电话的最后,她总会叮嘱我,让我好好学习,别长大后跟她过一样的生活。
【02】
有一年年末,她返乡过年,我去她家玩,恰逢赶集的日子,她带着我上街,给我买了一双鞋。
那双蓝色的运动鞋,花了她五十块钱。在那时,我一个月的零花钱也才四五十,这对我来说,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这五十块钱,对她来说,也是来之不易,她需要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个通宵,才能挣回来。
大姐出生贫寒,家里孩子又多,她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她自己舍不得买衣服,反而对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出手大方,压岁钱、衣服、零食一样也没落下。
乡下的孩子,没有读书的总是很早就结婚了,大姐也不例外。
她是16年清明过后结的婚,那个时候,我已经开了学,所以便没有去,这令我感到很遗憾。
她的婚姻,对她而言,算得上是幸运的,她嫁了爱情。她的丈夫,是她从初中就开始谈恋爱的男朋友,他们俩人,完成了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
那男人我见过几次,人很消瘦,头发略长,斜着垂下来盖住眉毛,脸颊突出,有一点龅牙。
这个男人,在我看来,是配不上大姐的。
姑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倒不是因为他的长相,而是因为他的出身。他家在远离集市的山坡上,据说那里缺水。
在大姐结婚后的第二年,她生了一个儿子。有了孩子,她就在家带孩子,只有姐夫一人去打工养活她们母子。
【03】
有一年的冬日,下午四点左右,我正在屋里充电,忽然收到大姐的电话,电话里她的声音有些不对,似乎受了委屈。
她叫我去县城玩,起初我并不想去,因为父亲不在家,我们没有车,须得走两小时路去街上坐车。但从电话的那头,我还听到了她儿子的声音,顿时就不放心了。
从她的声音里可以听出来,她似乎哭过,兴许是跟她的公婆发生了争吵,赌气走了出来。
她一个女人,带着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也没个落脚的地方,诸多不便,倘若孩子生病,肯定需要一个人搭把手什么的。
想到这里,我给小叔打了个电话,让他送我和小妹去集市上,然后我们自己坐车去县城。
我们跟小叔骑着车到了集市上,然后又坐上车匆匆往县城赶。一路上,大姐不停打电话来催促,我们虽然焦急,但也无可奈何。
终于到了县城,我们打了个出租车,径直往人民会场驶去,大姐就在广场上等着我们。
下了车,我并没有看到大姐。我让小妹在广场上等我,我溜到一边,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
其实来之前大姐特地叮嘱过我们,不许跟父母说,但我还是说了,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好的借口出来,一个人还好,带着小妹,总不能说是出来见同学吧?
打了电话,我回到了广场上。
【04】
隔着老远,我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实际上这么些年来,大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生了小外甥,变胖了一点。
我缓缓地走过去,与她打招呼的时候,我看到她的脸上有一丝藏不住的疲倦,眼眶还有点红,大概是刚哭过。
这种情况,我也不好问她什么。
大姐拿了一根火腿肠,撕成小块喂给小外甥,那孩子可能是饿了,吃得津津有味。
一行三人,外带一个小孩,在外面待着也不是妥善。我正准备去找地方住的时候,父亲打来了电话。
他还在离城区不远的安置区里,叫我带着大姐去我家的安置房里住,一来可以省钱,二来也方便照顾小外甥。
我们到的时候,父亲刚去安置区的小型农贸市场里买了蔬菜回来,在小区门口等我们。
他骑着车,载着小妹先进去了,我和背着小外甥的大姐走在后头。
到了房子里,父亲和母亲嘱咐我一番后,就回了老家。
【05】
晚上八九点,楼下传来一阵吆喝声。“鸭霸王,好吃的鸭霸王。”
我很久没吃,有点馋,便去楼下买了两斤上来,放在桌上,叫大姐来吃。
她有些埋怨,说我浪费钱,但她的嘴却很诚实,吃起来就没有停过筷子。
从前她可不是这样,虽然不舍得买衣服,但从来不会在吃喝上亏待自己,在街上看到什么好吃的,都会称上一点,带回家里就堆成山。
她的转变,或许是生了孩子后,她更懂得了挣钱的不易。奶粉钱、尿不湿、衣服、打疫苗,这些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况且以后还得供孩子上学。
小孩子抵抗力差,很容易就感冒了,吃药、打针、上医院,就像一个销金窟,所以她变得越发“吝啬”起来。
后来孩子大了一点,她就带着孩子去了广东,姐夫上班,她在出租屋里带孩子,偶尔也去做一些零工。
上次二姐跟她打电话时,我在一旁竖着耳朵听。
她在电话里说,想把外甥送去幼儿园,但她一问,最便宜的幼儿园也要三千多一个月,而且孩子的出生证明还忘在了家里,也上不了学。
她想着学费虽然贵,但还是要让孩子去上,一方面可以让外甥学一点知识、交一些朋友;另一方面,把孩子送去上学后,她也可以找一份正式的工作,贴补家用。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大概所有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生都在为孩子操劳。幼时管他的吃喝拉撒,然后是上学;成年后操心他的工作、婚姻,一刻也没闲下来过。
注:图源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