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源自于姑娘找我拼图的时候发生的。
那日,我正在书桌前看书,姑娘跑过来叫我,想让我和她拼图。
当时我急于想看完后面的内容,嘴上答应着,却没有动弹。
姑娘有些急迫,伸手打了我的脸一下,并告诉我,说话你得答应啊。
虽说我没理睬她,不对在先,但是小孩子是不能用这种方式来提醒大人注意的,虽然姑娘才不到四岁,但教育这个问题,宜早不宜晚。
于是我和她讲道理,告诉她这种方式是不对的,因为什么不对,她似懂非懂的拉着我去拼图,问题就先这样搁置了。
这件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于是我在知乎上发了这个问题,网友们的意见呢,也是先问清楚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告诉她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严肃的沟通与教育。
也有网友说回两巴掌,大声训斥。
这个很明显是不可取的。这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变成一种负面的情绪传递。
对此,我决定先反省一下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杰里•帕特森提及:“要改变有问题的孩子,得从改变父母开始。”
首先,事情的一开始,我因为个人原因,在看书,而没有理睬她,也没有意识到孩子发出的亲子互动信号,没有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这就造成了姑娘没有感受到关爱与重视,产生了失落的心理情绪。
我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
1·坦诚:很抱歉,爸爸看书而没有及时回应你,让你感觉很不好(真挚表达歉意)。
2·回应:但是,姑娘你这样用打人的方式来叫我是不对的(不对的原因)。
3·倾听:这么做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是怎么考虑的?(倾听)
4·共情:我能体会你的感受,但如果你用另外一种方法会更好(阐述方法),你说呢?
5·触碰:(摸摸她的头)以后不要这样了,爸爸也不会了,我们一起玩吧
多注意心灵的成长环境,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我们小时候,也许会因为踢球、玩耍而发生摔倒、受伤、流血,甚至骨折,很久才会好,但我们长大后却不会记得是哪颗球?和谁一起玩的?磕到了那片水泥地?
但我们小时候,如果被爸爸妈妈打了一顿,疼了一阵子,却会一直记得。
这种心理阴影,不是来自于打的本身,也不是肉体上疼痛,是源于一次惩罚中,父母所传递过来的愤怒与威胁,造成的畏惧、抵触情绪。
没有孩子是一夜就懂事的。
身为父母,我们既要理性关爱,也要感性关爱。
孩子的行为举止,多形成于父母早期的行为规范,约束孩子的负面举动,体罚很明显是不适宜的。
父母可以尝试语言管教:
1、指出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你这样跑的太快了,如果摔倒是会受伤、流血的。
·你不好好吃饭的话,肚子饿了会没有力气。
·如果你不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四处乱跑,会走丢找不到家的。
2、分析矛盾的产生与心理:
·爸爸不是不想陪你玩,但是爸爸有工作要完成,完成之后我会去找你。
·爸爸不让你吃糖,并不是舍不得给你,而是希望你牙齿不会因为吃太多糖而疼哦。
3、分析行为逻辑的正确性引导:
·你要把玩过的玩具自己收拾一下,不然奶奶又得重新收拾了,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太操劳。
·妈妈刚拖完地,不要急着下地玩,既要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也要防止自己滑倒哦。
感性的关爱,主要在于和孩子情感的交流,持续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能更有自信和底气去面对逆境,不会因为外界的批判而退缩和畏惧。
也要让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延伸情绪,例如,愧疚、羞涩、反思等性格特点。
父母的关爱,促进了孩子的共情,如果一方带着失望,顺应的就会让另一方产生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哭闹不止,不要犹豫,应立即安抚。
否则,就必须为孩子将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情绪问题,自卑、胆怯、懦弱、畏惧等特性而负责。
再回到问题本身,因为我的没有回应,姑娘打了我一下,她可能只是想让我理理她,只是方式不对,为此在孩子年幼时父母要多加引导,同时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遇到成长问题,不能急躁,或者用打骂来让孩子记住习惯和方式。
父母要以身作则,同时出现问题要及时去更正,即使一次两次效果不明显,也要耐住性子。
自己都没有耐心,凭什么要求孩子有耐心一遍遍叫你而无动于衷呢。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教育从陪伴开始,有错误要正确面对,亲子互动要多去共情,设身处地的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是如何成长经历的呢?
某日,姑娘突然开始了过家家模式。
她说:我是爸爸,你是小宝宝,然后我去上班班了,你在家要乖哦。
我调皮了一下,用姑娘不听话时的表现演给她看:我不想你上班班,我想你和我一起玩,就想你陪我玩。
装成爸爸的姑娘很无奈,若有所思的说:我是小孩,你是爸爸,小孩不能去上班班。
往后越来越多的日子里,上班之前我会和孩子讲清楚,互动一下,告诉她爸爸上班班是为了挣钱给她买好吃的,姑娘听懂了一般,很少再缠着我不让我出门上班了。
你的宝宝,远比你想象的,成长要快。
如果孩子说:“我长大了”,身为父母我们要说:“很高兴陪伴你一路成长,你能承载的更多了,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并会一直爱着你”。确切的关爱,使孩子从小就产生安全感与归属感。
在育儿的道路上,每个父母都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