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时候在最初的面试测评中成绩优秀的人却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的十分令人失望。是什么造成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就是人与岗位角色的不匹配。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某一岗位,内向的人不太适合业务的岗位,而外向的人或许并不适合技术的岗位,而粗枝大叶的人并不适合财务岗位。就算同一个岗位,在不同的角色中也需要不同的个人属性,只有人-岗位-属性相匹配,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依然还是拿FM中上海申梵的刘帅作为例子。刘帅是一名中后卫,就犹如再现实中企业内的某一个岗位上的某一个人。从数值上看,无论是盯人,还是抢断、强壮,总体来说都不是很优秀,包括他的性格“喜欢与裁判争论”作为中后卫这么一个防守角色来说都不是很好。所有如果他要来做中后卫的话,就需要慎重。
那么慎重什么呢?中后卫这个角色有着不同的职责,分为防守、阻截、协防三种,好像企业中的部门,同样是销售专员,但是却由于职责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有的或许是负责电话销售,也有可能是客户整理维护,也可能是外勤行销等等。所有根据属性数据来综合,刘帅的最佳位置是在阻截上,而不是侧重于防守。
因此通过一个赛季的表现,现实中就是实际工作的绩效,刘帅正是比赛出场17次,进1个球,点球射进1次,助攻2次,单场最佳球员1次,场均抢断3.06,传球成功76%,评分7.26分的成绩。
所以说,传统上大家所认为能够决定工作结果的因素如人格和智力等等,往往在绩效上其实并不会起到令人信服的预测作用,就犹如一个人吃饭,再帅再斯文的人也无法预知其是否一顿饭能够吃多少,是使用左手吃饭还是右手吃饭,吃饭的时候会不会吧嗒嘴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