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村上春树以及他的作品的读者都会有一种想法,就是想亲身经历一下村上笔下的美妙情景。不论是闲暇的午后,还是拥挤的地铁中,手中捧着村上春树的著作绝对会让人从喧嚣的世界中安静下来投入到作品中。
村上的写作手法细腻温和,语言冷峻但不生硬枯燥。不论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还是对环境的描写,乃至旁白都不温不火。像是凝望平静的湖面,每一丝游痕和涟漪都使安分的心再次澎湃不已。
而读了《挪威的森林》之后,除了让人感慨之外,更多的是带给青年男女的反省。即对于爱情的深思以及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对于现代都市爱情都很有启示意义。
村上春树。60年代至80年代之间,日本经济飞速发展。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日益空洞的民族精神,此时的日本公民浮躁空虚已初见端倪。在对待爱情方面,整个社会也都处于“快餐”模式中。
因为如此,所以村上春树笔下的“渡边彻”是一位专一深情的的男生。即便女朋友患上“精神病”也始终如一地守护,一直到女友“直子”自杀。自杀的原因也很明显,前男友木月的自杀对于她打击巨大。在这里村上春树通过“极端化”描写(即直子与木月极度情深)想借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来间接讽刺对于爱情的不忠诚的行为。
此时的中国亦如当时的日本,而过快的生活对于青年男女的影响无疑是严重的。而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众多,面临的困境也越大。许多情侣迫于生活而分手以及富人保养“小三”都是新时代下的爱情悲剧。而面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困境,青年男女应仔细衡量情感与价值的关系。
村上春树十分享受孤独,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潮有关。日本的建筑风格向“小且密集”风格发展。独居成为主流,这也给了人们更多自我认知的空间,也导致了多数人民抑郁成疾。直子的前男友木月即患上抑郁症自杀。而渡边也无法治愈直子的心理疾病。村上春树的此番设定不仅在于营造悲痛情节,更在于告诫人们要走出内心的孤独,即使疏导心结是非常重要的。
渡边在等待直子养病期间遇到了热情似火的小林绿子。他对于小林绿子的产生了朦胧的暧昧关系。因此他处于直子与绿子中无法抉择。这种桥段现实中也会有,而直子则明白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多次暗示渡边开启新的恋情。直子在悲情中甘于牺牲以及渡边苦苦等待都是令读者动容的情节。
村上春树并非在弘扬越悲情的恋爱越伟大,而是希望读者注意只有甘于奉献的爱情才更弥足珍贵。
《挪威的森林》这部作品描写的是理想化的男女交往,添加了悲情的基调,即在时间与死亡的考验中人对于爱情的立场如何。能够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则恰恰反映了当代青年男女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