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从小到大经历的老师也不少,有上学期间的也有工作之后再结识的。他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有严格的,有温柔的,有幽默的,有学识丰富的。可能是性格的原因,不管哪一种类型我都喜欢听,就是单纯的坐在下面静静听就好。所以在我当老师的初期,我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潜意识里面认为他们和我一样,听也是一种享受。
慢慢的我才感觉到每个人听讲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老师讲课同一个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如果面对的是上课幽默的老师,学生也会跟着来回答,如果激情高昂的学生也会投入到情感当中。可是我呢,我就属于温水煮青蛙型,扔一颗石子荡不起涟漪的那种,上课就是很平淡。我曾经尝试过各种的方法,但那都不是我,也不适合我。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的苦恼,我在上面讲学生也在下面讲,这样的课堂真的是非常的糟糕,这也并不是我理想当中的课堂。
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理想的课堂是一种师生之间的默契和融洽,是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
当想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的关注点虽然也在教学技巧上,但更多的是认真的去设想每一个步骤,思考可能出现的场景,一遍遍的在脑海当中模拟,在课堂上和学生磨合。
慢慢的,我发现就这样徐徐道来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也是很不错的一种方式。
现在再回想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交流,在交流的当中,我更多的是关注到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方案,会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面引导,会指引学生往另外一个层次的深度思考,其实这也是潜意识的运用自我的认知背景来认同学生,理解学生。课堂上我们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只是学生学习路上的陪伴者,引导者。学习是双方互动的,是在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这也许就是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