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统考的一道语文阅读题,选了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回忆性散文集《苏北少年“唐吉诃德”》中《大地》的片段,题目如下:
有人说,“毕飞宇的作品大都扎根在民间和大地,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醒目的厚重感”,此文中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
被试题难倒的学生,纷纷跑到毕飞宇本尊的微博下留言、发私信,一时间,毕飞宇的微博“炸”了。
毕飞宇怎么回应?他的态度是:题目出得很糟糕。原因有两点:1.用成人的阅读感受去考孩子,不公平;2.厚重感没法用知识回答,只能用时间体验。
看到这则新闻,我马上想起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有道阅读题选了巩高峰的《一种美味》,考学生对结尾句的理解,题目如下:
“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诡异的光”指什么?
当年,这道题目也引起考生疯狂的吐槽,引得作者巩高峰在微博发文自嘲《转发那么多锦鲤却败给一条草鱼,我把29万浙江考生逼疯了》。
这两道题目只是可笑的语文阅读题的冰山一角,它们暴露了一部分语文教师在文学批评方面可怕的无知。无知不死,散发着“诡异之光”的阅读题还会年年挑战考生智商。
我们先来看天津的那道题。有人说,毕飞宇作品有“醒目的厚重感”,本文的厚重感体现在哪里?这样的题干,隐含着命题者如下的推理:
第一,有人说毕飞宇的作品有厚重感,而且是“醒目的”,那么,考生就应该、必须读出相同的厚重感,读不出就是没水平;
第二,如果毕飞宇的作品有厚重感,那么,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出厚重感。
天知道这两个推理有多荒唐!而这样的荒唐,出现在大规模的统测试卷中,荒唐得令人呜咽、哽咽、无语凝噎……
文学批评的一个常识是:文本的多义性和多元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和魅力所在。天津的考题把某一个体对于毕飞宇作品的印象视为理所当然,当成权威和标准阐释,以一代替了多,切断了文本阐释开放性和多元性的通道,剥夺了读者生产自己意义的权利。
在这背后,潜藏着命题者如是文本意义观——一个文本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阐释!因此,有人说毕飞宇作品厚重,其他人就不能说不厚不重。
到底是谁说毕飞宇的作品有醒目的厚重感呢?我在“读秀学术”上查了一下,查不出结果。我认为,即便这句话是钱理群孙绍振洪子诚或陈思和这样的权威说的,我们也不能用它来“统一”或“宰制”其他读者的理解,更不能将权威阐释视为不可质疑不能协商的真理。因为,诚如周宪所言,文本意义是多种解释相互交流作用的产物,是交互主体性的协商之产物。“在这样的网状结构中,文本意义的探究不会有绝对真理式的判词,也没有盖棺定论式的结论,更没有独断性的地位。”(张江《阐释的张力》,p299)
我们进一步假设,如果这句话是毕飞宇自己说的呢?作者的创作原意和文本阐释能否作为评判标准和理解关键?答案依然是不能!因为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是为了去寻找、还原或印证作者原意,如果那样的话,读者将永远匍匐在作者高大的影子里。
在文本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读者都应该得到尊重,都享有审美自由和表达自由。
我们回到前面的第二个推理:就算我们普遍认同毕飞宇的作品的厚重感,那么,能否据此推出他所有的作品都有厚重感?打个比方,就算我们普遍认同某人乐于助人,我们就能推断他24小时都在学雷锋?或者我们认同中餐好吃,就可以推断每一道中餐都可口?这里面的逻辑谬误,我不说各位也明白。
至于浙江17年高考阅读题中的诡异之光的解释,其观念的谬误与天津题是一样的:都是把不该标准化的解读硬性标准了、统一了!
阅读理解题大致分为两类: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客观题的答案是标准化的。
在我国中小学阅读测试中,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客观题,有明确的得分点和严格的评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命题者应该尽量避免将涉及文本多元阐释的读者反应类的题目纳入标准化测试中。
赵师秀《约客》中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在这里,等待是一种什么滋味?是悠闲还是急躁?是沮丧还是忧伤?是无聊还是从容?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拿出自己的经验,经验是火柴,而文本是火柴盒,能不能擦出火花,擦出怎样的火花,取决于读者拿来与文本相遇相撞的经验。
把这样的读者反应题设置成标准化试题,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错误。
所以,在标准化考试中,命题者务必明白,只有事实性信息检索和基于信息整合的推断以及得到证据支撑的解释,才适合设置成客观题。举例如下:
事实性信息检索:在《小王子》中,“我”放弃了当画家的念头后,后来成为了什么?选择题:1.历史学家;2.地理学家;3.飞行员。标准答案是3,这是事实。
基于事实整合的推断:你认为《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气氛是怎样的?请根据文本进行推断并陈述理由。
整合与解释: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对文本中带有隐喻性质的词语或概念的解释。比如在加州阅读教材《读者的选择》中,编者在《创造精神》一文后提问,作者在文中所讨论的“创造力的杀手”是什么?学生需要在叙述中整合事实,作出解释。
最后补充一个信息,天津滨海新区的那道题目,并非原创,而是出自韩丽霞、曹国旗主编的《大学语文》第228页《大地》选文的课后思考题。
抄袭拙劣的题目,就能为命题者的无知开脱吗?当然不能,乱选和乱编,本质上都源于浅薄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