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净名斋主 图片来源|网络
伴读受业金沙僧,
抟壶树瘿留螺纹。
千形万状信手出,
紫砂鼻祖乃供春。
供春其实是一个人的名字,此人姓龚,名春,字供春。他是紫砂历史上第一个在紫砂壶上署名的艺人。紫砂在供春之前主要就是一个日用陶器,是供春将紫砂壶带入了艺术的殿堂 ,开创了紫砂工艺发展的全新局面。供春可谓是紫砂行业当之无愧的鼻祖。清代学者吴梅鼎赞其为:
信陶壶之鼻祖,
亦天下之良工。
据《阳羡茗壶系》记载:供春当年是吴颐山(吴颐山名仕,字克学,宜兴人,明正德甲戌进士,四川参政)的家童,天资聪慧,因主人在城东南的金沙寺读书,供春常跟随而去。闲暇之时,供春常去看寺中高僧做茶壶。并用高僧做壶完后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为原料,仿造金沙寺中一株千年银杏树的树瘿(树瘤)形状,捏了一个壶型,然后用茶匙掏空壶身,再接上与树瘿纹路相似的壶嘴、壶把,完成了这把“指螺纹隐起可按”的壶。
烧成之后的壶非常独特,古朴可爱,透出一股灵修之气,连高僧和吴颐山看后都赞不绝口,这把壶就是有名的树瘿壶。之后供春由于制壶技艺高超,名声在外,索性就不在做家童了,自己出来专门制作紫砂壶为生。
现在我们指的供春壶有两种含义:狭义上就是指的树瘿壶;广义上指的凡是供春亲手制作的壶都叫供春壶。因为供春除了做过树瘿壶以外,还做过印包、龙蛋、六角宫灯等壶型。
供春壶在当时就享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美誉。周澍《台阳百咏》:“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但是年代久远,能流传至今的供春壶极少,且真假难辨。
今天我们介绍的这把供春壶就是指的那把最著名也最具争议的树瘿壶。
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真的供春树瘿壶有两把:一把是民国时期宜兴乡绅储南强于1928年在苏州地摊购得的,壶把下有“供春”的刻款。购得之后他又花了很大的功夫考证这把壶的来历,最终确认这把壶正是典籍中记载的供春所制树瘿壶。他甚至准备在宜兴专门造一幢楼来供放此壶,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才作罢。
期间,英国皇家博物馆曾想以2万美金求购此壶,储先生认为此壶是国宝文物,不能流入洋人之手而拒绝了英国人的请求。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也曾想以8000银元求购此壶,储先生不但不卖,而且他担心日本人强抢,索性带着壶躲到宜兴的深山老林里去了。可见保护这把供春壶多么不容易,真是要具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才可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储南强先生把一生所有的收藏都捐给了国家,其中就包括这把供春壶,现在它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内,供大众观赏。
另外一把供春壶是由上海的施镇昌先生于1941年在上海“红棉山房”购得的。当时众多专家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此壶才是真正的供春树瘿壶。因为此壶与储南强收藏的树瘿壶相比,不但尺寸、造型、工艺水平优于后者,而且“ 供春” 二字落款更加清晰易辩。
为此,储南强先生于1955年专程到上海拜访施镇昌,要求看施家收藏的供春壶,储老见到施壶后十分赞美, 尤其欣赏壶身上刻的篆书“ 供春” 二字,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 长期保持往来。但是,这些只能说明施壶比储壶做得更好而已,却不能断定施壶就是明代供春壶真品。
那到底那一把才是真正的供春树瘿壶呢?或者会不会两把都不是真品?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不但制壶水平登峰造极,而且在紫砂文物鉴定方面的权威当代无人能出其右。
他一生鉴定过多把供春树瘿壶的仿品,他在《宜兴紫砂壶艺概要》中写道:“这里要旁及一个问题,就是黄玉麟所制供春壶,大半个世纪以来,引起中外砂艺爱好者莫大的轩轾,弄得好事者穿凿附会,大做文章,至混淆视听,以讹传讹。”可见顾老对于供春壶的态度。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在博物馆进过专家鉴定的东西就是真东西,自古以来就存在仿制古代艺术品的生意。供春壶不但现代赝品多,其实在明代就已经有人开始仿制了,要想分辨真伪确实非常的困难。
但是,这并不影响后世多位制壶大家对供春壶的钟爱,像近代的裴石民,当代的顾景舟、汪寅仙、徐汉棠等都曾仿制过供春壶,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之高。
总之,紫砂壶当中的供春壶就如同书法中的《兰亭序》一样,虽然真伪难辨,但是供春和王羲之对于紫砂和书法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