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做好皇帝不容易
第一节 摆位置
随着李重进的覆灭,宋王朝和后周旧臣之间的矛盾基本得到了解决。
但是如何处理皇权和拥戴功臣之间的矛盾?如何结束藩镇林立、政权多门、长期存在的四分五裂的状态?这些大事在赵匡胤的大脑里酝酿,发酵!
革命远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但是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赵匡胤的精神压力多少得到了一些缓和。毕竟,好日子还长远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何必急在一时?
赵匡胤武将出身,生性好动,作为皇帝,天下贵重集于一身。皇帝出行时,卤簿(帝王出驾扈从的仪仗队)非常繁复,卤簿等次就有四等,分别为:大驾;法驾;小驾;黄麾仗。
皇帝出行,殿前司随驾马队,左班七十六人:二十四人在驾前左边引驾,五十二人作两队随驾;
右班七十七人,二十四人在驾前右边引驾,五十三人在驾后作两队随驾,二十七人为第一队,二十六人为第二队;
内殿直禁军五十四人,散员禁军六十四人,散指挥六十四人,散都头五十四人,散祗候五十四人,金枪五十四人;
茶酒班当值殿侍(无品武官)一百五十七人,祗候殿侍十八人;
驾后乐手三十一人;
马队弓弩手分东西各八十五人;
钧容直(军乐队)三百二十人;
禁军亲近步军御龙直、御龙骨朵子直、御龙弓箭直、御龙弩直、宽衣天武指挥等等总计近两千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尽显天子威仪。
可是赵匡胤很不习惯,他喜欢微服出巡,随处看看,随处走走,毫无拘束,好不自在,更可以了解民间舆情!
但皇帝并不是为所欲为的,特别是要做一位好皇帝!
赵匡胤“微服”出游多了,手下的御史“微言”劝谏也就多了。
有次赵匡胤又要微服出访,有位御史事前知道,拦在宫门外哭着喊着劝谏:“陛下身负天下重任,如何能随意身犯险境?”
赵匡胤责备说:“朕和子民同乐,朕为天下臣民君父,谁能害朕,谁敢害朕?”
御史执拗地说:“危险难测,怎防万一?”
赵匡胤大笑说:“帝王命运,乃是上天安排,人力岂能为之?周世宗(指柴荣)见诸将中有方脸大耳富贵相貌者,便找各种理由诛杀!朕以前天天在他身边,不也是安然无恙吗?”
御史说:“此一时彼一时!”
赵匡胤发怒道:“有天命的人让他自行天运,朕不会和天运作对!”说完推开御史扬长而去。
有一天,赵匡胤在御花园用弹弓打鸟玩。御史雷德骧见了,认为赵匡胤有玩物丧志嫌疑,谎称有要事禀奏。
赵匡胤无奈,急忙放下弹弓到御殿整装接见雷德骧。
不料雷德骧翻来覆去都是老生常谈。
赵匡胤恼火了,质问雷德骧:“这点小事也来烦朕,你不是无事找事么?”。
雷德骧直接顶撞:“臣以为此事再小,也比拿弹弓打鸟的事大。”
赵匡胤被顶得上天,恼羞成怒,抄起御案上的玉如意就往雷德骧脸上砸过去,
皇帝亲自动手,便是杀头也得挨着,何况赵匡胤武艺非凡,雷德骧一介书生,如何招架?
雷德骧嘴巴和玉如意经过亲密接触后,牙齿被崩掉两颗,血流满脸。
雷德骧却一点不慌张、不害怕,趴下身子徐徐把牙齿捡起,放入怀里。
赵匡胤脸色更加铁青,冷笑连连:“你捡起牙齿,莫非还想当物证,到天上去告朕不成?”
雷德骧嘴巴漏风、不亢不卑地回答:“臣自然不能告陛下,可自然有史官详细记载这件事情。”
赵匡胤闻言一怔,看雷德骧一脸正气。赵匡胤的脸色却迅速阴转晴,哈哈大笑:“卿乃真御史!朕糊涂了!”
即刻传诏赏赐雷德骧白银五十两、锦缎一百匹慰劳。
看着雷德骧慢慢退出,赵匡胤怔怔出神,内侍王继恩小心翼翼地问:“官家(内侍、嫔妃等对皇帝的称呼)为何闷闷不乐?”
赵匡胤叹息说:“你以为做天子容易吧?你看我就是因为率性而为便轻易地犯下错误,真是不应该啊!”
赵匡胤虽然性格有时候显得冲动,但能知错就改,这对普通人来说也弥足珍贵,作为皇帝就更难能可贵了。
佐料:符彦卿是五代时候和宋初的著名将领,历经唐、晋、汉、周、宋五朝。
后周郭威时期就被封为卫王,柴荣拜他太傅,改封他为魏王,柴宗训即位后,晋封太尉。
赵匡胤即位,加封他为太师。后来还想让他掌握禁军,赵普不同意,屡次劝谏,说:“太师名位太盛,不能再让他掌握兵权了。”
赵匡胤不听,强令翰林学士下诏,赵普赶到翰林院,将写好的诏书揣在怀里,又来找赵匡胤。
赵匡胤见赵普来,可能猜到赵普意图,质问赵普:“你还是为符彦卿的事吗?”
赵普淡定地回答:“不是,有其他事!”说完,镇静的汇报了其他公事。
赵普汇报完,从怀里从容拿出诏书给赵匡胤,赵匡胤一看,不高兴地说:“果然如此!诏书怎么在你这里?”
赵普说:“我借口诏书里有些词语还需要斟酌,便留下了,请陛下仔细考虑,不要后悔!”
赵匡胤不满地说:“你苦苦怀疑符彦卿,到底为什么?我对符彦卿恩厚,符彦卿怎么会辜负朕?”
赵普直接了当的回答:“陛下怎么会辜负周世宗(柴荣)?”
赵匡胤默然,这事便作罢了。赵普这话怼得很重,赵匡胤态度只是默然,而且还接受了意见,可见赵匡胤器量确非一般帝王可比。
当然赵匡胤也是看人下菜。此时赵普的身份是参知政事(副宰相),更是自己的心腹!如果是像雷德骧一样的御史,恐怕两个牙齿是保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