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对爱情进行研究,就要和研究其他心理学主题一样,对爱情进行界定和测量。社会科学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爱情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模型来解释:其中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激情、亲密、承诺。
有些元素是所有的爱情关系共有的,如: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以爱人的陪伴为乐等等;有些元素则具有特定性;比如激情之爱通常就是通过身体来表达,而且人们期待这种关系的排他性和外显性。
鲁宾通过对几百对密歇根大学的情侣进行的一份爱情量表验证了心理学家提出的对激情之爱的理论。在实验中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参与实验的情侣,发现热恋中的男女会长时间的注视对方的眼睛。在其他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对受试者的观察也得到,热恋的情侣还会相互点头致意、自然的微笑,或是轻轻倚在对方身上。
哈特菲尔德将激情之爱界定为“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对满怀激情之爱的一方而言,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做出了回应,那他就会感到满足而快乐。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没有回应,那他就会感到空虚而绝望。就像其他激动情绪一样,激情之爱也包含着情绪的急转突变,忽而兴高采烈、忽而愁容满面、忽而心花怒放、忽而伤心绝望。
那么如果判断你目前所处的感情状态是不是激情之爱呢?你可以自我对照一下:“当你感觉不仅是在爱恋着某人,而且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时,那种感受就是激情之爱。”
爱情小说中最喜欢表现的桥段是:“我爱你,但我们并不相恋。”这要如何解释呢?他其实想要表达的是:我喜欢你,我关心你,我也觉得你很棒,可是我觉得你对我并不具有性吸引力。
解释一下,他感受到的是友谊之爱,而不是激情之爱。
心理学家哈特菲尔德指出,任何一种既定的生理唤醒状态最终都可以被归结为某种情绪,究竟被归结为那一种情绪,取决于你对这种唤醒状态如何归因。每一种情绪都包含身体和心理反应,既有生理唤醒,还有你如何诠释和标识这种生理唤醒。想象一下,你现在心跳加速、双手发抖,那你现在到底是恐惧呢?还是极度兴奋?这个恐怕很难界定,因为这两种情绪的生理反应很相似。如果你现在是在愉快的环境中,那大概率你这种情绪是兴奋;那如果你现在处在危险的环境中,那你现在应该是恐惧了。如果你现在是和恋人在非常浪漫的环境中,那这种情绪很可能是激情之爱。如果从这个角度解释激情之爱,**那激情之爱就是由于你生理上被有吸引力的人所唤醒而知觉到的心理体验。**
这也要和能够带来兴奋感或与激情之爱相似情绪的情感区别开,如果当一个男性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候他女朋友恰好在场在场,那么他很有可能将带来兴奋的来源归因于女朋友。而事实是他刚刚看过色情电影不久。这种兴奋感其实是色情电影带来的。
此外,还有其他实验也证明了激情之爱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