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会决定我们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好的思维模型就像导航一样,可以指引我们在通往正确地道路上不断前行。 很多人的思维模式过于的单一,信息不足,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从而,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多元思维模型。 关于多元思维模型有以下几本书。
《穷查理宝典》
首先是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此书除多元思维,还有不少内容是关于投资,这里仅谈及多元思维。查理•芒格也是最先提倡多元思维的人。书中对思维模型的论述是,每一个思维模型其实就相当于是你大脑中用于做决策的工具,你拥有的工具越多,你就越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单一的思维往往就只是从一个方向,或者说某个维度上进行思考,仅仅只是从单一的对错,好坏去思考分析问题,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的思考习惯。实际上,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是复杂问题,需要涉及到很多的方面,而不是只靠着套用一种固定的理论思维模式就能解决的。芒格提出必须认真学习这些模型,让它们变成你随时能够使用的本领。
进一步地芒格提出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需要独立思考;通过广泛的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终生自学者;培养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聪明一点点;熟练地掌握各大学科的思维模型;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你必须不停地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思维方式的追求。
在此书中芒格的普世智慧是必须把经验悬挂在头脑中的一个由许多思维模型组成的框架上。由此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然而当你的认知与事实冲突的时候,该改变的是你的认知而非事实。所以这就是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模型的重要性。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们掌握了多元思维模型体系,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具体该怎么做呢?芒格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只使用学过的一门学科的思维模 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并引用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笨方法。在这段话里,芒格对如何洞察事物本质,给出了以下两个建议:
(1)我们应当构建一个基于思维模型的知识体系。
(2)这些思维模型应当是来自多个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
对于这些模型,芒格认为首先要掌握的是数学。很明显,你必须能够处理数字和数量问题,也就是基本的数学问题。哪些思维模型最可靠呢?答案很明显,那些来自硬科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思维模型。我认为第二种可靠的思维模型来自生物学/生理学,因为我们大家毕竟在基因构造方面都是相同的。接下来当然就是心理学啦,它更加复杂。但如果你想拥有任何普世的智慧,心理学是太过重要了。原因在于,人类的感知器官有时候会短路,芒格由此引出误判心理学的概念。
我们需要的是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然后将我们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阅读等手段得来的经验)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架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的核心知识,并且了解其之间的联系,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成为谚语里的铁锤人。
而每个学科又存在着诸多的认知世界的模型和工具。多元思维模型就是通过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不同的维度,来观察事务,分析问题,往往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地结论,多元思维是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工具集合。“芒格先生把那些持续有效的方法总结起来,这就是思考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型。”芒格看似简单的回答,直指学习思维模型的要害——一定要深刻理解一个模型在什么情况下,解决什么问题时是有效的。对查理•芒格而言,所有能够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可以称为思维模型。
《好好思考》
思维模型最早是由查理•芒格提出的。不过,对于所谓100种思维模型具体的定义是什么,芒格并未详细说过。网上流传的100种思维模型只是别人提出,未得到芒格的认定。对此成甲认为思维模型就是我们每个人做决策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模板”,哪怕这个模板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曾经深入钻研芒格思想的《好好思考》的作者成甲认为,更全面的思维方式,往往来自涉猎更多的学科,也就是查理•芒格说的要掌握“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在众多学科中,有四个学科是我们应该掌握的。
1)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学科,如物理学、数学、化学等;
2)理解群体系统规律的学科,如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3)理解复杂系统规律的学科,如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哲学等;
4)理解精神世界的人文学科,如心理学、美学、宗教、历史等.
关于如何搭建多元思维模型,成甲提出以下观点:
1.了解主要学科的基本常识与模型。 首先要对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核心业务有比较深入的理解,然后才是其他通用学科相关领域的深入学习。
2.联想与归纳:在生活中遇到事物,要尽可能多的联想不同学科的常识与模型。 当你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尝试多想一想,如果从其他的角度思考会怎么样?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任务涉及到了哪些学科和领域,如何有效地联系起来,完成该项任务?
3.搭建自己的思维体系。 把这些不同的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看问题,做事情的高效系统。刚开始不需要你做的如何完美,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复盘,升级系统,把各个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框架。 每一次做项目的时候,就可以套用上一次的框架模型,减少了决策的时间,提高了思考的效率。你需要做的是:通过搭建多个模型,不断在大脑中固化这些经过归纳和整理的经验。而每一次的事后复盘,又会进一步地完善整个思维模型。
成甲进而提出掌握思维模型的实战方法: 一、 通过读书,有三种读书方法很适合来积累思维模型,分别是查字典法、关键词法和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 二、 通过工作积累思维模型,五星笔记法。工作中快速进步的关键:找到别人的优势策略,把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思维模型。 三、 内化思维模型:超一流学习法。
在这基础上,成甲阐述了综合运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思想,他认为我们遇到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简单问题、局部复杂问题和全局复杂问题。与其对应的思考方法是线性推理、结构化思考、系统性思考。其中系统思考的关键是研究系统目的、要素和关系在不同层次、不同时空尺度下对应的特点,进而寻找到问题的杆杠解。解决复杂问题的三个关键思维:降维攻击、变换尺度和聚焦关键。
成甲将思维模型带进生活,推开了一扇思考的天窗。
《模型思维》
芒格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必须拥有多个模型”。
一个人是否聪明不是由智商决定的,而取决于思维模型的多样性。——斯科特•佩奇
密歇根大学复杂性研究中心“掌门人”佩奇在此书鼓励人们应用多模型思维像芒格一样智慧地思考,此书提出更高级的模型思维。
为什么要建立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思维模型只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他并不能减少问题的数量。而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模型能够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佩奇认为如果没有模型,人们就会受到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我们会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赋予过高的权重、会根据“合理程度”分配概率、会忽略各种基本比率。如果没有模型,我们处理数据的能力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有了模型,我们就能澄清相关假设且更有逻辑地进行思考,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来拟合、校准、检验因果关系与相关性。总之,有了模型,我们的思考会更有效。
所有模型都有三个共同特征。第一,它们都要简化,剥离不必要的细节,抽象掉若干现实世界中的因素,或者需要从头重新创造。第二,它们都是形式化的,要给出精确的定义。第三个共同特征是:所有模型都是错误的,正如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克斯(George Box)所指出的那样。所有模型概莫能外,即使是牛顿提出的那些定律和法则,也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成立。通过同时考虑多个模型,我们可以实现多个可能情况的交叉,从而克服单个模型因严格而导致的狭隘性。
智慧需要多模型思维。智慧包括选择正确的知识或模型。成为一个多模型思考者,必须学习掌握多种模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实用的知识,需要理解对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并知道如何应用它们。
佩奇提出构建模型的3种方法: 构建模型的第一种方法是具身法(embodiment approach)。用这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包括重要部分,同时对于不必要的维度和属性,要么剥离,要么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考虑。 构建模型的第二种方法是类比法(analogy approach),可以对现实进行类比与抽象。 构建模型的第三种方法是另类现实法(alternative reality approach),也就是有意不去表征、不去刻画现实。
模型的7大用途
推理: 识别条件并推断逻辑含义。 解释: 为经验现象提供(可检验的)解释。 设计: 选择制度、政策和规则的特征。 沟通: 将知识与理解联系起来。 行动: 指导政策选择和战略行动。 预测: 对未来和未知现象进行数值和分类预测。 探索: 分析探索可能性和假说。
佩奇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建立各种精确的模型,我们就可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和估计,并选择正确的行动。这些定理验证了多模型思维逻辑的可靠性。然而,构造许多模型来满足这些假设并不是这些定理能够或应该做的。成功的一对多思维依赖于创造性地调整假设和建立新的类比,将为特定目的开发的模型应用于新领域。因此,要成为一个多模式的思考者,不仅需要数学能力,更需要创造力。
由于面临着多样性、社会的影响、认知错误、目的性和适应性等多种挑战,我们的模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正是需要采用多模型方法的原因。 人是多样性的、易受社会影响的、容易出错的、有目的的、有适应能力且拥有主体性的,一定会有差错。我们的目标是构建许多模型,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将是有用的。因为每一种模型都是有缺陷的,不同的模型可以给人提供不同的视角,完全不用模型则无法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佩奇认为,在给定情况下不仅使用一个模型,而要使用多个模型。面对现实的复杂挑战,创造一个包容更广的世界,你需要的不是单个模型,而是多个模型构成的格栅。
书中的24种模型,是应对复杂世界的思维工具箱。模型将帮助我们所有人从掌握信息提升到拥有智慧,思考正规化,决策更精确。有些需要一些统计学知识读起来会有点烧脑,不过正如佩奇在最后说的此书揭示建模的乐趣,通过这种合乎逻辑的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变得聪明才是正道。
对于思维模型的学习与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快速、更透彻的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测问题。优秀的人可以在自己的脑里容下更多元化复杂的知识,并能合并交叉地使用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