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吾已寂良久。
终于再次提笔拈字。
当年与新浪,知音难逢,相知相吸,一朝侍三宝,就把文字给撂了。纵是提笔,亦免不了一曝十寒,但终究没有全然撂下。
思及前辈白居易有言在先:
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及至老年,缠绵病榻,灵感反而愈盛。
当事人都知道,文字里泡惯了,那念想便犹如赶集的人流,大江东去,川流不息。
识得此患,我毅然舍了多年所爱,骨里血里都依着它生长,要怎样的脱胎换骨啊!
一日聊天,说到我又一次任性地把工作给辞了。向师父汇报,自己找了家出版社做兼职编辑,这样时间比较自由,没有单位关系之类的干扰,想在家里潜心读书。
师父慈悲。关切地说,我不希望你们写文字,是怕你们太深入了会出毛病。你看从古至今,有几个在文字里钻得深的是正常人啊?
接着开始举例:你看某某某,平时挺好,一进入写作状态就自说自话,表情神态都得自己扮演一遍。我刚要申辩我只是做编辑,只不过查漏补缺帮人修补丁而已,师父话锋一转:其实你也可以写。度众生啊!
这,话题未免太大了。
我有那能力么?经教不通,见理不明,烦恼未断,您让我拿什么去度众生啊?
我心里是很愧的。
之前与人聊天,有适合的机会就跟人讲,讲慈悲,讲空性,字里讲,话里讲,任是走到哪,无佛不欢。
可是越来越……真的不是说说那么回事儿。不对机的,哪管你苦口婆心,或许还要说些闲话。这样岂是度人,明明是在让人造业。甚至很多时,你没有认知上的错误吗?你没有显摆的动机吗?对机的,大多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你又何必绕舌。
在网上看过一位儒学大家的故事,名字忘了,这位大师在九十高龄的时候,才跟家里人说,其实,我是一个多年的佛教徒。朝夕相处的一家人,居然都不知道他在学佛。也就是说,这位老人家,从未做过修行的样子,却时时处处不忘修行。
还有教太极的孙老师,吃素好几年,身边朋友都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不做宣言式的声张啊。我默默地吃肉边菜就好了,不烦劳你多出一件专门照顾我吃素的事情来。
有修行的人,必是惜字如金。
2
我时常握不好方向盘,连自己都度不了,怎有能力度众生?话已被经典说尽,你与其不同,就是有待深入。深信若景仰,去实行就好了。多言无益。
我只负责转述。你的眼睛行到这里,若累了,那就歇下来吧,佛陀说:歇即菩提。
话到此处,有些心疼,为那未曾谋面的你,为这个世界普遍都容易累的一种情绪。佛陀说:人生八苦。
我信与你是有缘的,因为在其它网站,不知怎么,文字像断电的灯,打死也不亮,唯独来了这儿,就源源不断地奔流,
给你讲个故事吧!本来是想凭借记忆讲给你听,但记得不太完整,百度了一下,发现这个版本,很是打动人心,贴过来给你看。
佛在世时,波斯匿王某日出游,高高地乘坐在白象上,一群随从侍卫围绕在旁。半途,一位老态龙锺、白髮苍苍的老人从远处走近,波斯匿王怕惊吓到这位老迈的长者,于是叫身边的随从停下,让这位老人慢慢地由前面走过来。
这位长者远远看到国王时,也稍作停顿;等看到这庞大的队伍也停下时,才放心地继续向前走。走到这群人的面前时,波斯匿王以很慈祥、轻柔的声音呼唤他说:「老人家!看你白髮苍苍,好像年纪不小了吧!」
老人仰头看国王,以天真如童子般的模样展露笑容、伸出四根手指对他说:「我才四岁。」
国王怀疑地说:「你四岁?」
老人仍说:「对,我才四岁。因为我在四年前,所过的生活是很糊涂、很懵懂的人生,那不是人过的生活。后来我很幸运,得闻佛法、接受了佛陀的教育,现在我什么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如何布施,要尽我有生之年去付出。我现在才体会到付出是这么欢喜快乐的事、与人不计较是这么自在的事!我体会到心无烦恼是如此的轻安──这四年来,我过得很逍遥自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我真正懂得做人的年龄才四岁。」
正如你的眼睛所传达的信息,就是这样啊,就是这样!
也正如师父所希望的:你可以用不是佛法的语言告诉别人关于佛法的道理,只要大家生活得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