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组织图书漂流,宝宝挑了一本《当毕加索遇上马蒂斯》,看完都要求写上感想附在后面,一开始,我没有问孩子,就自作主张地写上了(其实也只是自己的感想):这本书既能让孩子体会友谊的意义,又能让孩子了解到马蒂斯和毕加索的绘画风格。
或许,这就是我认为本书的精髓,也是本书要告诉孩子的“道理和意义”。
可是,我却忽略了孩子的想法,而且对后面借到这本书的家长或许有着不太好的指导意义。
一位爸爸陪孩子看完后提出了许多的不解:孩子也根本理解不了这个意义啊,而且也只是认为这是一头牛和一头猪之间发生的关于画画的故事而已,给他解释马蒂斯和毕加索他也不懂啊。
我忽然意识到,这些所谓的道理,所谓的意义,也是我们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的,而孩子每看完一本书,我们也期待他们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其中的意义。说实话,也是功利心在作怪。
我赶紧跟那个爸爸解释,其实没必要这样担心,孩子们有自己的感受就行,他们看到了这种图画风格,听到了一头牛和一头猪之间的故事就可以了。最后,在故事里,看到他们从冲突到和好,自己也很开心,这就足够了。
当然,我们也收获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温暖,孩子也收获了快乐,这才是亲子阅读最大的意义。
而其中的道理,就让我们每个读者自己去体会吧。
宝宝也从别的孩子那里借回来一本书,上边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拔萝卜,一个是小熊过生日,而之前也已经有两个孩子看过,写的也都是人多力量大之类的道理。而宝宝也已经看过很多遍,很多版本的拔萝卜,依然还是百听不厌。
到最后该还书的时候,我没有自作主张地去写一些道理,也没有把这些道理讲给她听,而是问,“看完你有什么感受啊,你说,妈妈给你写上。”
宝宝说,“这本书很有趣,生日派对装饰的真漂亮,他们的生日帽都很好看,还有生日蛋糕也很漂亮。”
“就这些吗?”我问。
宝宝点点头。
对拔萝卜的故事没有提,只是整体地说了有趣,就对最后一幅生日派队的画面进行了点评。
不过我也都写上了,孩子们的视角果然跟我们不一样,自己根本没有在意过生日派队里的小彩旗,生日帽这些东西,而孩子,他们确实有自己关注的点。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鼓励和保护的东西。
而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管孩子有什么感受,我们共读之后,千万不要把自己总结的所谓的道理和意义强制地灌输给孩子,也不要因为孩子看不出这些道理和意义而感到焦虑。
或许是受我们小时候学习的影响,总想把每个故事都提炼出一个中心思想,一种教育意义。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图画书,越来越摈弃这样的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展示,或许是一种生活状态,或许是一种生活态度,或许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我们要做的是,从别人的生活中,感受美,感受爱,最终选择好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
想起鼠小弟的图画书,简单,充满童趣,就像上图的这本《鼠小弟的小背心》,重复性的语言,一个个的小动物,都要试鼠小弟的小背心,动物越来越大,而小背心也被撑的越来越大,最后鼠小弟再拿到手的时候,自己已经不适合穿了,他不高兴了,可是最后一幅画,却是他在大象的鼻子上用背心来荡秋千。
而这个故事孩子看完很开心,就像宝宝说的感受那样,这个故事很有趣。没错,绝大多数的绘本,孩子看完最大的感受或许就是两个字“有趣”,而正因为有趣,孩子对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正因为有趣,他们喜欢阅读,喜欢在妈妈的怀里读书的感觉,也正因为有趣,他们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去感受每个故事里的有趣。
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更多的是让孩子在亲子阅读中体会乐趣,至于其他的什么道理,什么意义,什么识字量,那都是“有则惊喜,无则正常”的事情。千万不要读完就总结道理给孩子听,这无疑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也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极大地削弱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而陪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读那些好的绘本,就像把幸福快乐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的。而这个过程,我们也体会到了亲子相处中的美好与温暖,更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于无形中给孩子一种滋养。而这种滋养,或许短时间内根本看不见,但是,这颗种子终究会发芽,会开花的。
拒绝讲道理,陪孩子一起,体会美好,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