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这本书的封面标题,感觉真是个标题党。
当然作为一个天天想辞职的社畜,还是忍不住花1小时看看。读后竟然有意料之外的启发。其中最触动我的一点,就是这个扎心的结论——
1.“大部分的投入都是无用功”
先不着急反驳或否定。书中提出的检验的方式很简单: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至少问自己三次以下的问题:
我现在有成效,还是很忙碌而已?
我不停地找事做,是不是为了逃避做重要的事情?
回答这些问题,只需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把自己此刻、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一分钟,放到更大的尺度上来看,对比想要过的生活来看,现在的你到底是在“忙碌”还是真的有“成效”?
我自己的答案很明了——尽管我是一个认真生活、认真工作的完美主义者,尽管我相信我比90%的同事都更加努力,但事实却是,绝大多数时候,我真的,都只是在“忙”而已。
比如,一下午的时间,查查邮件、贴贴发票、整整文件,一眨眼就过去了。这种忙碌有任何意义吗?
重要的是成效,而不是表象。经过伪装的、毫无意义的忙碌,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反过来思考——
2.什么才是真正的“成效”?
这个问题的核心所指其实是——
你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过什么样的人生?对于你这个独特的个体而言,真正想要追寻的东西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当下这个社会来说,可能过于空泛而理想化了。而且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答案都会不同。
者似乎是一个政治正确却又非常废话的一个问题,但是确实是每一个想要把生活过得精彩、不甘于随波逐流的人,都一定要终生思考的难题。
书中给出的一个思路,却是我非常赞许的。
“爱”的反义词应该是“冷漠”,“快乐”的反义词应该是“无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激情”是快乐的同义词,它正是你应该努力追逐的东西,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方。当朋友建议你跟着自己的热情或感觉走的时候,我想他们实际上指的是激情。
绕了一圈,我们找到了答案。你要问的问题不是“我想要什么”或者“我的目标是什么”,你应该问“什么事能够让我富有激情”。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让你富有激情、更加热爱生活的事情,才值得追寻。
所有有助于达到这个目标、让你离目标更进一步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努力。
所以,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这本书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论点:
大部分的努力,其实都是无用功。让你更加热爱生活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成效。少做,才是通往效率的途径。
3.指导实践:重新审视80/20法则
至于如何做到“少做”和“成效”?这本书也提出了一些方法,比如:聘请个人助理把不重要的事情外包出去、跟老板谈判减少在办公室的时间。有些可能不太符合中国国情,在此不再引述。
而我的思考来说,可以做得到的就是老掉牙的80/20法则。
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 思考到底是哪20%的原因造成我80%的问题和不快乐?(坏的20)
• 思考到底是哪20%的原因带给我80%的理想成果和快乐?(好的20)
核心要义就是,取舍和集中。
如果我们能做到避免“坏的20”,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好的20”,就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