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全书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就是这么一本薄薄的书,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和辰宝,两个离校多年、已然不知天高地厚的热血青年,夸下海口要默诵《素书》。
不就一千来字嘛,背!
当年《师说》不是背下来了吗?那么长呢。
印象中《师说》真的很长,8开的语文课本,足有四五页。
辰宝抄完《素书》痛苦的表示:不相信只有一千多字,一定是少了一个0!
我麻溜的百度了一下《师说》:549字!
我不死心,再次验证《岳阳楼记》:468字
《醉翁亭记》:477字
《出师表》:739字
终于被我找到了千字以上的《滕王阁序》:1036字
《劝学》:1964字(隐约记得这篇文章我们是不要求背诵的)
看上去我很无聊,纠结于字数,一千也好、一百也罢,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就这字数我也想说两句。
从电视剧开始说起,80、90年代,电视剧多二三十集,但是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部剧、一整个暑假都看不完,比起现在动辄70、80、90集的电视连续剧,内容上不知道好了多少档次。
说回文章,一个道理。
从前的文章短短数言,其意之深远,需要好几天才能够消化,而现在动辄几十万字的网络文学,明明一句话能说完的事情,他偏偏单列一章来讲,内容拖沓,颇有赚字数的嫌疑,不知道这按字收费好坏如何评比。
倒也不能怪这些创作者们,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又有多少人能够停下来,花上几天的功夫研读一篇文章呢?单看现在盛行的某些快餐式拆书就知道,社会上的人们更需要提纲式阅读,越简单越好。
而他们所谓的删繁就简,并非抠字炼句,而是只要知识点。
我记得从前参加一个读书活动,有个小伙伴问:我们读书还要提炼,那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要点呢?
我不知道这位仁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也不想知道。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疑问,我相信很多人都期望如此。
要知道,道理从来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我们都懂,可是同一个道理放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角度谈开去,他所呈现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道理若能说的清,世界都该换一个风貌了。
或许现在的读书人、写作者,都只是想在名利场上分一杯羹,所以著书立作也都随着市场跑。
不过不用担心,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历史从来不会错过,畅销只是一时,历史会见证他们回炉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