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启写作之旅的同时开始跑步。
我并不喜欢跑步,尤其是长跑,800米跑步一直是学生时代最讨厌也最害怕的体育考试项目。每次想起,中学时跑完800米后的那种脸色煞白、恶心想吐的感觉还会涌起。
毕业后偶尔也会运动下,选择的也多是羽毛球、舞蹈之类,从未想过要跑步。
我为什么不喜欢跑步,一则是我本身就不怎么喜爱运动,二则跑步枯燥单调却又需要持久的耐力。
它不像羽毛球那样有各种舒展的动作、有朋友间互相协作或较量的趣味,也没有舞蹈那样炫酷或柔美。它一旦开始,几乎是一样的姿势,一样的步伐,甚至一样的路线从开始到结束。
它还需要耐力,持久重复的做一件事,恰恰是自己最薄弱的。这么多年,很多有兴趣的事都是三分钟热度,何况是一件本不喜欢的事。
人生可以有些随性但不宜太随意,该吃时不好好吃,该睡时不好好睡,熬夜、用脑过度、不运动,不遵守自然规律的结果就是体质下降,各种不适。于是跑步因其便捷、无需什么条件,被家中老小强烈建议。而改变一下,去尝试那些不怎么舒适却对自己很有益的事,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是现在的我需要的,因此借着写作训练营开始,跑步开始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还清晰记得第一天跑的感觉,空气清冷,晚上8点半,我和小妮开始绕小区的小花园跑,冬天的夜是静谧的,昏暗的路灯下一大一小两个影子从短变长,然后又慢慢变短,在下一个路灯下合并在一起。行人很少,偶尔有闪亮的车灯迎头照来,我便急忙再三叮嘱小妮慢点,注意小小避开,而小妮每每都会有些嗔怪地回我“妈妈,我知道的,我不是小孩子啦”。看着她背影,真的已经是个有判断力的大孩子了,看来是我还当她是小宝宝,操心太多了。
很久没运动了,或者说这几年我压根就没有怎么好好放松活动过自己的身体。一直都是固定而僵硬的姿势,急忙赶路、用力挤车、一整天坐着打字,要不就是如抽大烟般或靠或躺着看手机。突然要让紧绷的身体舒缓地摆动,让短促的呼吸变得绵长实在不容易,刚跑一圈多我就已经有些胸闷气喘,喉咙也一阵阵收紧,两腿也很快开始酸胀沉重起来,曾经长跑的难受感觉一点点爬上来,而旁边小妮也因为一开始跑得太快,已经跑不动要停下来了。
“好累,跑不动,歇会吧”心中专敲退堂鼓的小人最喜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拽你一把、唠叨几句,然后,满心希望地等着你放弃好带他回那温暖的沙发或被窝。
“可以慢一点,但不要停”,与其说是告诉小妮,不如说是点醒自己。“慢一点,可以再慢一点,但不要停下来。”我试着放慢脚步,调整呼吸,我跑得很慢很慢,甚至旁边已改为步行的小妮都比我快。但也就是这样,这缓慢而有节奏的步伐让我渐渐舒畅起来,在比走还慢地速度中跑完了三圈,完成了第一天的目标。
第二天、第三天……,一天比一天适应,跑的圈数目标也在慢慢增加,每次有些跑不下去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可以慢一点,但不要停”,很高兴,小妮也慢慢开始匀速跑,而不是一会儿飞快冲,一累又停下来走。
很快,小妮爸爸也成为夜跑小团队中的一员,一家三口一起跑的感觉很好,一起看到了月亮慢慢变圆,看到一闪一闪夜行的飞机。
也有因为回家太晚,也有独自一人跑的时候,有一天太晚到家就没上楼换鞋,穿着靴子、背着双肩包负重跑步,跑出了一身汗,累,身体却极为舒畅。
遇到下雨,就在家里跑,没有跑步机,就从这个房间窗口跑到那个房间窗口来回跑几十个来回,小妮最喜欢这样跑,因为这样她总可以和我比赛谁先触碰到另一个房间的窗,这时的跑步是带着小妮一路笑声的。
今天参加公司活动,到家十点多了,换掉高跟鞋,在裙子外套了件抓绒衫,拖着先生下楼,一边跑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就跑了五圈,也有趣的很。
跑步也好,写作也好,我想起步了就做下去,虽然不怎么会写,写一篇常常要花很多时间,有时也无法做到每天一篇,可能要两天甚至三天才能完成一篇,但我依然想告诉自己“可以慢一点,但不要停”,因为写作就如长跑一般,一定会经历那步履沉重、憋闷甚至喘不过来气的阶段,允许自己的慢一点和弱一点,但不要停,我们终会适应而变得更有能量往前走。
“只要在路上,越走越近就是成功,可以慢一点,但不要停。”送给自己,也送给所有在路上坚持前行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