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剧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唱腔,独特的表演方式,融合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有“南国奇葩”的美誊,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享誉海内外。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潮剧也悄悄的在潮汕地区流行起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晒谷场上聚集了不少乘凉的人,有几位村民在撺掇我们的邻居秀香姨,“秀香,来一段吧,亮一下嗓子。”秀香姨推辞不过,只好唱了起来,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到的、后来才知道秀香姨唱的是《井边会》里面的唱段:
肩挑桶儿步踉跄
风雪偏袭单衣人
别家哥嫂有情义
我家哥嫂似虎狼…
秀香姨的唱腔非常苍凉、悲戚,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潮曲,唱起来是这么动人。于是我开始留意大队广播站和收音机里面播放的潮剧,再后来就是近距离观看演出。我们村自己也有业余潮剧团,每年春节,一般都会几个晚上连续演出,《告亲夫》、《恩仇记》、《孝妇杀家姑》、《潇湘秋雨》等这些都是我们村根据传统剧目改编的,当时在上中学的我已经看懂了戏剧里面所包含的意义,有孝感动天的,有嫉恶如仇的,也有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总之,我们在欣赏潮剧的同时,也会受到了启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从此以后,我对潮剧情有独钟,经常骑单车到县城和公社影剧院去看,经典剧目《茘镜记》和《苏六娘》就是在这个时候观看的。
《荔镜记》原名陈三五娘,是明代的传奇作品。主要讲述潮州黄五娘元宵节观灯,与从泉州来的陈三邂逅,五娘于妆楼掷荔枝香帕与陈三,递情寄意。陈三借磨镜之机入府为奴,事隔三年,五娘与陈三远走高飞,双双私奔福建。
《苏六娘》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相传明代揭阳炮台荔浦村苏员外娶妻郭氏,只生一女,名六娘。六娘自幼在潮阳西胪舅家寄读,与表兄郭继春日久生情,其父为攀官亲,将六娘许配与饶平讼棍杨子良,六娘之母不甘爱女远嫁,遂拖延不许迎亲。杨子良与乳娘同来揭阳讨亲,官威族势,不得已订三日后出阁。桃花奉命至西胪报讯,婚期前一夜,桃花未回,六娘无计可施,于是留绝命书,意欲投江自杀。及至江边,忽逢桃花与继春同来,悲喜交集,遂请渡伯相助,载一对有情人到渡伯家中暂避。苏员外、安人以六娘被迫死为由,与族长及杨子良大闹,族长与杨子良害怕官司牵连,于是各抱头鼠窜。
《苏六娘》主要是通过重现苏六娘追求婚姻自由的坎坷经历,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其中心思想及艺术魅力,塑造出苏六娘完美的形象,世世代代长留在潮汕人民的心里。
四百多年来潮剧一直在潮汕大地上广为传唱,优美动听的唱腔,生动通俗的语言,都蕴含着潮汕人对于家乡戏的喜爱。无论我走到天涯,去到海角,只要那熟悉的旋律响起,就会倍感动听,倍觉亲切,这就是割不断的潮剧情结,这就是割不断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