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饭必须一口一口地求着喂,哪怕已经三四岁;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者PAD、电视),吃一口看三看;如果是再小点必须喂饭的孩子,经常会一个人负责逗,另一个人负责喂;最夸张的是,邻居家的一个两岁小娃,爷爷推着,奶奶端碗跟着,在电梯里一趟一趟地来回上下,哄着“宝贝”吃掉一碗饭,恨不得用时两个钟头。这些情景有没有觉得眼熟?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是不是有点无奈?
上面这些情况总得来说都是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呢?其实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饭,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
1. 饭菜不好吃
好解决。饭菜不好吃,我们可以变换花样和品种,提高烹饪技能,总能找到合乎孩子胃口的饭菜。
2. 孩子根本就不饿
也好解决。孩子根本就不饿,我们可以延后吃饭时间,或者让孩子撒撒欢运动运动去消耗体力,等他饿的时候,身体会自动释放需要吃饭补充能量的信号。
3. 孩子对吃饭不感兴趣
呃,很关键但是最难解决的,好像有点无能为力。
孩子对吃饭不感兴趣,或者说吃饭以外的其他东西吸引力更大,让他情愿放弃吃饭。追根溯源,其实孩子可能是对食物不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吃饭的环境中有很多吸引他的东西,比如各种玩具、新鲜事儿、电视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某本没看完一直惦记着的故事书等等,让他都忘记还要吃饭这件事。
如何投其所好,让吃饭成为一件好玩、有趣的事儿,成为进餐时间优先级最高的一件事儿,进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秘诀。归根到底,为了将孩子的关注点吸引到饭桌上来,就需要在用餐时间帮他营造好环境,吃饭时间坐到餐桌前,从两方面来做:一方面减少或清理掉那些会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减少外因),另一方面用餐桌上的新鲜玩意(方法)吸引他主动上桌(增强内因)。
有人可能会问,说的容易做到难,怎么来实现呀,尤其是增强内因方面。
从孩子自身来说,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生对新鲜的、没见过的、没听过的、各种玩耍和游戏的东西感兴趣,我就从这方面入手,列举几个小例子供大家开拓思路。
(1) 把食物造型做的漂漂亮亮,用美的东西来吸引他。摆个孩子有兴趣的场景拼盘,比如刚去过海边,来片海边的沙滩;比如刚刚下雨看过蜗牛,来个蜗牛造型的小煎饼。手艺不精没关系,可以是简简单单的抽象派画风,说不定孩子还会产生共鸣呢,觉得你的艺术造诣和他有一拼。实在不行,还可以挑选孩子喜欢的餐具,让他因为餐具就想上桌吃饭。
(2) 借助小游戏,还没有哪个孩子对游戏不感兴趣呢,只要挖掘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可能你会说,不知道什么游戏适合自己孩子,没关系,看看这个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的游戏——捉迷藏。饭桌上的捉迷藏,肯定让孩子自己乖乖跑到饭桌上去。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做呢,我用《章鱼小香肠双胞胎》里的做法示范一下,来个小香肠捉迷藏探险的餐桌游戏。
看到封面,孩子能想象出这是俩什么吧,是不是像周末一样认出小章鱼了呢。咱家长肯定也能猜到是什么做,非常简单:在小香肠的一端切几刀,自然卷曲就出现了章鱼的触手。
一开始,章鱼小香肠兄弟和其他食物呆在盘子里。注意到了没?盘子里的食物既考虑了营养搭配(有荤有素,有蔬菜,有水果,还有谷物),又兼顾了配色和造型。比如苹果是不是有点像小兔子呢,长长的大耳朵。突然,章鱼哥被掳走了,它可不想被抓住,哧溜一下就跑了。章鱼弟赶紧跟上去,哥俩开始了捉迷藏式的探险游戏。
伪装得怎么样?能发现小哥俩吗?让孩子试试。还有的伪装可难倒我了呢,幸亏周末提示才找到。就这样,章鱼小香肠双胞胎一路躲藏一路逃跑,爬过了小桥,穿越了索桥,最终逃跑成功了吗?孩子能抓到它们吗?抓到之后啊呜一口吃掉,是不是非常有满足感?这么有趣的游戏,不光孩子,大人都有兴趣了吧,还愁什么孩子不好好吃饭。
最后看看这个典型三口之家的餐桌,很普通吧,放着盘子、碗筷、便当盒、手帕、水果和蔬菜。如果最开始看到这幅图画,想象不到能有这么有趣的餐桌上的捉迷藏游戏吧。
家长们,开动脑筋吧,孩子好好吃饭是不是也不那么难!
(注:个别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