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结束了,观影的瘾又上来了,上周在新民晚报读到一篇评《拉腊》的影片很好奇,也找到了片源,于是开始了断了一个月的观影。
这是一部德国去年新拍摄的影片,内容简单,节奏舒缓,画面极其高雅。讲述了一位退休公务员拉腊一天一夜的故事,一个半小时看下来,迫使你去思考一些问题。我很喜欢这类心理篇,如同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拉腊清早起来,有点懒散,对着墙壁上露出的一块空地发呆。影片没有明说,我事后回忆,这是因为原来这里摆放着一架钢琴。(现在搬到她母亲,也就是儿子的外婆家去了)这种失落感又遇当天儿子的首次演出,却没有送给她票子重叠,那天还是她60岁的生日。她起身打开大窗户,开始凝视蓝天,搬来一个椅子站了上去。正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乱了她的思绪,原来警察来搜查她的邻居家,需要两位邻居作为警察搜查的目击者。(这点比中国先进)她换上衣服,无奈地进入一个同龄单身老头的房间。
她心中依然爱着儿子,她去银行取出所有的存款,放在内衣紧身的皮夹子里,到音乐厅售票处将剩余的22张票全部买了。她开始了一天的送票事务。故事就在一种极其日常生活的节奏下进行,我看到德国目前的街景,百姓的打扮。她母亲健在,住在郊区一个不大的孤零零的别墅里,她挑选了一款无糖蛋糕想与母亲共同过个生日,结果母女倆口出不逊,她打了母亲一个耳光。(我爱人马上说,这个女人十三点,有毛病)她进入儿子的房间,一架黑色钢琴,几张乐谱。这时儿子也在排练中溜回来一次,母子终于相对而坐。拉腊说儿子创作的主旋律有点俗……
故事往下继续(我不想再剧透下去)。当中国正处在大家为儿子艺术出人头地而全民兴奋的阶段,德国已经关注起成功儿子背后那个孤独母亲的故事,这令我惊奇。甚至又连想到了日本影片《砂器》。其实拉腊她从小也学钢琴,但是没有弹出水平,她继续让儿子学琴,她还请了教她钢琴的教授教她儿子,她最后也把票子送给了80岁的老教授,教授也觉得演出非常成功。她离异了,丈夫有了新的女朋友。儿子从小是她带大和培养成钢琴手,结果两个月前儿子搬到了外婆家,而儿子把首场演出票送给了父亲及女友。而她自己买了票想请她母亲(儿子外婆)去看却遭到了反对。尽管儿子在谢幕时说了首场演出献给母亲,也给母亲送上生日的精致花篮,但是拉腊还是喝醉了酒,拿着花篮从庆祝的酒吧跌跌撞撞回到家,一个人吃起了花篮里的一个个罐头,最后剩下一瓶香槟酒,她去送给早晨被搜查的老头家,老头再三与她解释,他儿子没有犯罪。她拒绝老头请她喝茶(尽管不太晚)。
回到自己家,她倒头睡下,视线又看见了那堵少了钢琴的墙。
是儿子的成功毁了她?是不幸的婚姻毁了她?是她的怪脾气毁了她(她偶遇儿子的女朋友,一个拉小提琴的女孩,拉腊乘她出去,把她的小提琴弓折断了),还是当代的社会竞争氛围压抑了她?
在关注鲜花的同时,还要关注那些被人忽视的角落与孤独的人,也许这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