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君是我在展会上认识的。他安静地站在那里,眼睛一直专注地看着展品,对前来观看的客人微微笑,不说话不招揽,跟周围各展馆大肆喧嚣极尽营销造势成鲜明对比。
展品也不多,陈列着铁壶,茶碗,茶具,没有品牌,没有LOGO, 也没有任何文字介绍说明。他原本站在角落,见我驻足,走过来小声地说了一句,都是日本匠人的作品,便没有了。
他的安静专注,他看茶器的眼神,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展会结束后,我邀请他:“出于对简单而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邀请你来净水三千喝杯茶,聊聊天。”
他略略沉思几秒,“好。”
那晚,冲泡的是古树红茶。两杯下肚以后,口腔里充满花蜜的甜香。低吟浅唱的禅乐,配合着若有似无的沉香,Y君与我的话题就从日本匠人对器物的极致追求开始了。
Y君的祖辈早年移民美国,作为美籍华人,他在日本求学工作,定居东京。他非常喜欢日本匠人的作品,所有茶器展品都是个人收藏。我说:“你可能更喜欢的是日本匠人的那种精神,全然忘我,追求极致。”他首肯,随即又羞赧地笑:“我是商人,很多兴趣爱好需要经济来支撑,来延续,我的工作刚刚好就是自己的爱好。” 他用指腹摩挲着我们一款青瓷产品的底座边缘,“很难相信国内能有人做出这样的品茗杯,你们的创始人很了不起。”“不过”,他真诚而谨慎道:“这种近乎艺术品的器物,国内市场应该有点曲高和寡吧。”
“这正是我们不只缘悭一面的原因,净水三千跟你一样,追求美好,追求极致。”我微笑地望着他,“中国商品从山寨到研发,从粗劣到精细,也就是这十多年间的事;大家手里有了钱,物质生活丰富后,才对精神生活有追求;相应地,企业家做产品,光追求利润,没有情怀,也长远不了。”
“正是,正是”Y君很有同感,“我以前只把中国物美价廉的瓷器餐具出口供应到日本,去年开始才着手计划把日本匠人的茶器作品引入中国,国人的消费水平在不断升级,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生活方式买单。”
轻松的氛围,有共鸣感的话题,Y君聊得很投入,也很尽兴。他平时工作很忙,多半时间都在飞机上,全球各地见客户商务谈判做项目,英语,日语,闽南语,普通话,一次会晤四种语言齐齐上阵,说得舌头打结肝肠寸断。他曾花了两年时间在中国做背包客,游遍山山水水,最最喜欢成都。我问是否因为成都遍地是茶馆?他哈哈大笑,说是因为可以把脚伸进小溪,手却可以在桌面上搓麻将。
我说那种舒适闲散的生活,不可能是常态。
他举起茶杯,“这种喝茶聊天的放松方式,却可以偶尔为之,比如今晚。”
送别的时候已是晚上11点,Y君还约了客户谈生意。他一再表示自己内心的喜悦,说度过了一个放松愉快的夜晚,只聊生活,远方和诗。
回到办公室,联想到公司的定位,
我突然有了另外一番感悟。
我们可以定义何为大茶,何为大器,但是我们没法定义生活。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定义。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注意饮食加强锻炼,都是再浅显不过的生活道理,人人明白,不需要赘述。
不饮茶,不赏器,未必就不是生活?
Y君本就是平日里的不喝茶人士,工作生活紧凑得同旋转的陀螺,用他自己的话说,哪里有时间坐下来喝茶。我与他,原本是陌生人,却因为某个相似之处结识。这种相似,外在表现为茶器茶具将我们关联,内里却是对产品,对事业,对生活一致的认知让我们相识。想做好产品的人,对美的标准是苛求,是精雕细琢;想做事业的人,绝不会把工作当养家糊口的工具,他敬佩匠人精神,以身效仿,孜孜不倦;对生活有要求的人,不单追求物质,也追寻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聊宇宙起源,问上帝所在,寻各自究竟。Y君在商场上争分夺秒,叱咤风云,同样也愿意花时间来净水三千跟算不上朋友的我扯扯闲聊聊天,这是他放松自己,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放松,这份享受凑巧以喝茶赏器的形式在进行罢了。
茶和器是载体,只是我们刚好认为喝茶有利身心健康,赏器可陶冶情操。净水三千定位大茶,大器,大生活,其实意在传递一种简单美好的生活方式。平日里,打扫打扫卫生,收捡收捡厨房,整理整理衣柜,读一点书,看两篇文章,会三五知己好友,同样是健康美好的生活。
如果因为净水三千,感受到放松,心情变得愉悦,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也算是生活的美妙所在。
姑且称作“大生活”吧。